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27 22:07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在享受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特别是在传播技术和视觉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随着社会文化转型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视觉文化。视觉文化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无论是声色感受还是直观刺激都是传统文化领域中无法达到的境界。视觉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观念、文化信息,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精致、感性的精神色彩。特别是对当今青少年来说,电影、电视、网络、广告、漫画等已经成为了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对各种视觉花样的喜欢甚至痴迷,更激起了我研究视觉文化的兴趣和热情。青少年的总体特征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随着社会环境、文化底蕴、教育水平而受到相应的影响。视觉文化带给青少年新鲜视野同时也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弊端和阻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下,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在把握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和视觉文化领域方面出发,综合运用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并根据当今青少年对诸多视觉文化形式的喜爱和痴迷的现象以及视觉文化环境对青少年身心...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1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
1.2.1.2 关于视觉素养的研究
1.2.1.3 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2.2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1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
1.2.2.2 关于视觉素养教育的研究
1.2.2.3 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2 视觉文化概述
2.1 视觉文化理论范畴
2.1.1 视觉文化的涵义
2.1.2 视觉文化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2.1.2.1 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
2.1.2.2 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
2.1.2.3 经济发展与视觉文化
2.2 视觉文化传播形式
2.2.1 网络----E时代的生活方式
2.2.2 影视----"通俗"的视觉盛宴
2.2.3 动漫----创意与审美的结合
2.2.4 报刊杂志----不可忽视的媒介
2.3 视觉文化的传播与控制
2.3.1 视觉文化与媒介传播
2.3.2 视觉文化传播的控制
3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视觉文化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
3.1.1 注重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的发展
3.1.2 关注青少年媒介心理和视觉需求
3.1.3 积极培养青少年的视觉素养能力
3.2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3.2.1 改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
3.2.2 丰富教育内容形式,调动青少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2.3 创新教育方法,发挥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
3.2.4 优化教育过程,促进教育活动和谐发展
3.3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3.3.1 视觉消费在青少年思想认识中的误导
3.3.2 "通俗"视觉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消极影响
3.3.3 视觉文化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冲突
3.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4.1 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4.2 视觉文化环境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4 视觉文化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4.1 发挥视觉文化积极作用,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4.1.1 重视实践经验,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水平
4.1.2 营造有利的影视氛围,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
4.1.3 注重政治文化生活,加强网络"三观"教育
4.2 利用视觉文化多元化,注重对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
4.2.1 发挥影视、动漫的作用,培养青少年的生活能力
4.2.2 运用动漫、网络的特点,提升青少年审美和创造能力
4.2.3 重视图像文本与语言文本,加强青少年判断选择的能力
4.3 注重视觉信息技术化,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
4.3.1 利用视觉信息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
4.3.2 加强视觉文化素养,提高教育者职业水平
4.3.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交往式教学的发展
4.4 优化视觉文化传播环境,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
4.4.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4.4.2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辅渠道
4.4.3 媒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
4.4.4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背景平台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育才学院“思政课教师联系教学班”制度的模式建构[J]. 黄贵英,郑绍红.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01)
[2]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论教学资源开发的改进[J]. 吴新丽,蔡冠群. 中小学电教. 2009(Z2)
[3]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 王帆,张舒予.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2)
[4]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探究[J]. 葛明驷,刘永宁. 远程教育杂志. 2007(05)
[5]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J]. 周宪. 求是学刊. 2005(03)
[6]看电视 京城市民最主要的闲暇活动——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系列报告(之三)[J]. 王琪延,雷韬,石磊. 北京统计. 2002(09)
[7]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 张倩苇.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3)
[8]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 大卫·帕金翰,宋小卫.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2)
[9]试论心理学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J]. 刘晓红.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03)
[10]关于视觉文化艺术及其教育的述评[J]. 胡知凡. 中国美术教育. 2005 (06)
本文编号:3645375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1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
1.2.1.2 关于视觉素养的研究
1.2.1.3 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2.2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1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
1.2.2.2 关于视觉素养教育的研究
1.2.2.3 关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2 视觉文化概述
2.1 视觉文化理论范畴
2.1.1 视觉文化的涵义
2.1.2 视觉文化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2.1.2.1 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
2.1.2.2 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
2.1.2.3 经济发展与视觉文化
2.2 视觉文化传播形式
2.2.1 网络----E时代的生活方式
2.2.2 影视----"通俗"的视觉盛宴
2.2.3 动漫----创意与审美的结合
2.2.4 报刊杂志----不可忽视的媒介
2.3 视觉文化的传播与控制
2.3.1 视觉文化与媒介传播
2.3.2 视觉文化传播的控制
3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视觉文化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
3.1.1 注重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的发展
3.1.2 关注青少年媒介心理和视觉需求
3.1.3 积极培养青少年的视觉素养能力
3.2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3.2.1 改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
3.2.2 丰富教育内容形式,调动青少年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2.3 创新教育方法,发挥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
3.2.4 优化教育过程,促进教育活动和谐发展
3.3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3.3.1 视觉消费在青少年思想认识中的误导
3.3.2 "通俗"视觉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消极影响
3.3.3 视觉文化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冲突
3.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4.1 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4.2 视觉文化环境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4 视觉文化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4.1 发挥视觉文化积极作用,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4.1.1 重视实践经验,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水平
4.1.2 营造有利的影视氛围,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
4.1.3 注重政治文化生活,加强网络"三观"教育
4.2 利用视觉文化多元化,注重对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培养
4.2.1 发挥影视、动漫的作用,培养青少年的生活能力
4.2.2 运用动漫、网络的特点,提升青少年审美和创造能力
4.2.3 重视图像文本与语言文本,加强青少年判断选择的能力
4.3 注重视觉信息技术化,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
4.3.1 利用视觉信息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
4.3.2 加强视觉文化素养,提高教育者职业水平
4.3.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交往式教学的发展
4.4 优化视觉文化传播环境,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
4.4.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4.4.2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辅渠道
4.4.3 媒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
4.4.4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背景平台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育才学院“思政课教师联系教学班”制度的模式建构[J]. 黄贵英,郑绍红.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01)
[2]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论教学资源开发的改进[J]. 吴新丽,蔡冠群. 中小学电教. 2009(Z2)
[3]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 王帆,张舒予.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2)
[4]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探究[J]. 葛明驷,刘永宁. 远程教育杂志. 2007(05)
[5]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J]. 周宪. 求是学刊. 2005(03)
[6]看电视 京城市民最主要的闲暇活动——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系列报告(之三)[J]. 王琪延,雷韬,石磊. 北京统计. 2002(09)
[7]视觉素养教育: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 张倩苇.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3)
[8]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 大卫·帕金翰,宋小卫.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2)
[9]试论心理学在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J]. 刘晓红.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03)
[10]关于视觉文化艺术及其教育的述评[J]. 胡知凡. 中国美术教育. 2005 (06)
本文编号:3645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4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