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3 15:11
农村“科技防腐”即在农村中运用科技手段来预防腐败。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农村“三务”(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彻底、民主监督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群众利益难维护的问题,如何强化对涉农单位以及农村两委干部监督制约,成为近年来农廉工作的难点和关键。2010年以来,菏泽市针对这些问题,着眼规范涉农权力运行、强化监督制约,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创新监管举措,并建立了以专门网络信息系统为依托,集政策宣传、“三务”公开、“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便民服务、投诉举报、舆情收集于一体,覆盖全市各县区、乡镇、村居和市县区直涉农单位的农村科技防腐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农村重大决策、群众关心的问题、各级干部廉洁情况等真正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作为一个地级市,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菏泽市的农村科技防腐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本论文从科技防腐和农村科技防腐的内涵入手,在公共选择理论、设租寻租理论基础上对农村科技防腐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认清上述问题出发,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客观评价菏泽地区的农村科技防腐建...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
第2章 农村科技防腐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科技防腐的概念
2.2 农村科技防腐的内涵
2.3 农村科技防腐相关理论分析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设租寻租理论
第3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实践
3.1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必要性
3.1.1 建设反腐倡廉监督机制的要求
3.1.2 正确处理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的方法
3.1.3 应对腐败高科技化的需要
3.2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举措
3.2.1 在平台功能设计上,重点打造“四个载体”
3.2.2 在平台日常管理上,重点健全“三项机制”
3.2.3 在推进平台建设上,重点强化“三项措施”
3.3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取得的成效
3.3.1 畅通了上传下达的渠道
3.3.2 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3.3.3 促进了农村干部的作风转变
3.3.4 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
第4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存在的问题
4.1.1 广度偏窄、深度不足
4.1.2 发展进度不平衡
4.1.3 电子政务建设相对滞后
4.1.4 经费和技术保障不到位
4.1.5 投入高效率低
4.1.6 主动运用科技手段反腐的意识不强
4.1.7 配套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2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4.2.2 电子政务理念缺失
4.2.3 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
4.2.4 缺乏技术和人才支撑
4.2.5 当地农村信息环境薄弱
4.2.6 农村科技防腐宣传力度不够
4.2.7 相关调查研究较少
第5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对农村科技防腐的理性认识
5.2 扩大对农村科技防腐的监管范围
5.3 统一农村科技防腐的运行方式
5.4 加大对农村科技防腐的人财物投入
5.5 堵塞农村科技防腐的制度漏洞
5.6 强化农村科技防腐的理论指导
第6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启示
6.1 从源头上防设租寻租需要“科技加阳光”
6.2 科技防腐是克服公共选择弊端的利器
6.3 科技手段是打造反腐“刚性支撑”的保证
6.4 科技防腐关键是加强监督制约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年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述评[J]. 朱宪臣. 唯实. 2012(11)
[2]我国农村腐败问题的成因及反腐败机制建设[J]. 周庆行,解云建,储永新,杜蓉. 廉政文化研究. 2012(01)
[3]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举报机制的基本维度与原则[J]. 周卫斌.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2011(06)
[4]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深化电子政务应用[J]. 杨少军.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1(05)
[5]从财政学视角分析我国少数地方政府腐败成因[J]. 蒋天骄. 金融经济. 2011(18)
[6]运用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J]. 赵洪奇. 新长征(党建版). 2011(09)
[7]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与反腐败的对策[J]. 辛向阳. 理论参考. 2011 (07)
[8]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社会寻租行为分析[J]. 刘景霞. 中国市场. 2011(18)
[9]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应完善五项机制[J]. 黄桂荣. 岭南学刊. 2011(01)
[10]试论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双重作用[J]. 赵银月. 学理论. 2010(29)
博士论文
[1]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翟波.吉林大学 2006
[2]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 刘平.复旦大学 2005
[3]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 徐晓日.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公务员机制探析[D]. 陈斌.广西师范大学 2010
[2]寻租理论视角下的公权腐败经济原因分析[D]. 周丹丹.广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7434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
第2章 农村科技防腐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科技防腐的概念
2.2 农村科技防腐的内涵
2.3 农村科技防腐相关理论分析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设租寻租理论
第3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实践
3.1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必要性
3.1.1 建设反腐倡廉监督机制的要求
3.1.2 正确处理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的方法
3.1.3 应对腐败高科技化的需要
3.2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举措
3.2.1 在平台功能设计上,重点打造“四个载体”
3.2.2 在平台日常管理上,重点健全“三项机制”
3.2.3 在推进平台建设上,重点强化“三项措施”
3.3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取得的成效
3.3.1 畅通了上传下达的渠道
3.3.2 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3.3.3 促进了农村干部的作风转变
3.3.4 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
第4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存在的问题
4.1.1 广度偏窄、深度不足
4.1.2 发展进度不平衡
4.1.3 电子政务建设相对滞后
4.1.4 经费和技术保障不到位
4.1.5 投入高效率低
4.1.6 主动运用科技手段反腐的意识不强
4.1.7 配套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2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4.2.2 电子政务理念缺失
4.2.3 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
4.2.4 缺乏技术和人才支撑
4.2.5 当地农村信息环境薄弱
4.2.6 农村科技防腐宣传力度不够
4.2.7 相关调查研究较少
第5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对农村科技防腐的理性认识
5.2 扩大对农村科技防腐的监管范围
5.3 统一农村科技防腐的运行方式
5.4 加大对农村科技防腐的人财物投入
5.5 堵塞农村科技防腐的制度漏洞
5.6 强化农村科技防腐的理论指导
第6章 菏泽市农村科技防腐的启示
6.1 从源头上防设租寻租需要“科技加阳光”
6.2 科技防腐是克服公共选择弊端的利器
6.3 科技手段是打造反腐“刚性支撑”的保证
6.4 科技防腐关键是加强监督制约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年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述评[J]. 朱宪臣. 唯实. 2012(11)
[2]我国农村腐败问题的成因及反腐败机制建设[J]. 周庆行,解云建,储永新,杜蓉. 廉政文化研究. 2012(01)
[3]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举报机制的基本维度与原则[J]. 周卫斌.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2011(06)
[4]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深化电子政务应用[J]. 杨少军.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1(05)
[5]从财政学视角分析我国少数地方政府腐败成因[J]. 蒋天骄. 金融经济. 2011(18)
[6]运用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实践与思考[J]. 赵洪奇. 新长征(党建版). 2011(09)
[7]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与反腐败的对策[J]. 辛向阳. 理论参考. 2011 (07)
[8]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社会寻租行为分析[J]. 刘景霞. 中国市场. 2011(18)
[9]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应完善五项机制[J]. 黄桂荣. 岭南学刊. 2011(01)
[10]试论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双重作用[J]. 赵银月. 学理论. 2010(29)
博士论文
[1]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翟波.吉林大学 2006
[2]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 刘平.复旦大学 2005
[3]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 徐晓日.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公务员机制探析[D]. 陈斌.广西师范大学 2010
[2]寻租理论视角下的公权腐败经济原因分析[D]. 周丹丹.广西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47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4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