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逻辑演绎与实现机理

发布时间:2022-09-24 22:44
  自治、法治和德治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三者的相对独立和关系不畅使三者之间存在着自治行政化、法治人治化和德治空虚化的内部紧张。"三治合一"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乡村治理的"新常态"和总体性治理思维是"三治合一"的逻辑前提,三者"一体两翼"的支持关系及其实践是"三治合一"的逻辑过程,由善治到乡村振兴是"三治合一"的逻辑结果。"三治合一"的实现机理在于,坚持党政引领,探索自治形式;以抑恶维护正义,规范群己界限;以扬善培育共识,引导社会价值。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的内部紧张
    (一)自治无力与行政干预:自治行政化
    (二)情法两难与法治不足:法治人治化
    (三)伦理松懈与德治不足:德治空虚化
二、乡村治理中“三治合一”的逻辑演绎:前提、过程与结果
    (一)“三治合一”的逻辑前提:乡村治理的“新常态”与总体治理
    (二)“三治合一”的逻辑过程:“一体两翼”的支持关系及其实践
    (三)“三治合一”的逻辑结果:由善治到乡村振兴
三、乡村治理中“三治合一”的实现机理:党政引领、法治抑恶与德治扬善
    (一)自治的实现机理:坚持党政引领,探索自治形式
    (二)法治的实现机理:以抑恶维护正义,规范群己界限
    (三)德治的实现机理:以扬善培育共识,引导社会价值
        第一,重构家庭伦理。
        第二,道德价值的引导和示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全“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路径研究[J]. 王勇.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0(04)
[2]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风险防范研究[J]. 张慧瑶,李长健.  农业经济. 2019(03)
[3]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 邓大才.  社会科学研究. 2018(04)
[4]乡镇社会治理中的“混合模式”:突破与局限——来自浙江桐乡的“三治合一”案例[J]. 胡洪彬.  浙江社会科学. 2017(12)
[5]社会治理创新的桐乡样本[J]. 郁建兴.  党政视野. 2016 (07)
[6]乡村社会的总体性治理——以桐乡市的“三治合一”为例[J]. 张丙宣,苏舟.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7]走向社会治理的新常态[J]. 郁建兴.  探索与争鸣. 2015(12)
[8]乡村治理走向总体性治理的趋势探讨[J]. 朱荩予.  农业经济. 2015(07)
[9]村民自治的检讨与展望[J]. 赵树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本文编号:3681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81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