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12:50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赣南地区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这些留守儿童遭遇着亲子分离与亲情缺失的痛苦,生活状况与成长状况堪忧。本文采取实地调查研究的方式,使用自编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等三种问卷对赣南地区三所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及非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习状况、品德行为特征。通过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测试发现,留守儿童总分在正常分值范围,说明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与正常儿童没有大的差异。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等因子得分接近常模。在智力与学校情况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自我的评分较高,说明在学习方面的自我期待较高,学业上有强烈的进取愿望。在但在焦虑、幸福与满足方面评分却显著低于常模,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情绪问题,如自卑、抑郁、缺乏安全感等,他们普遍具有社会适应不良,对生活的满意度低等问题。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大的差异。留守儿童的总分和因子分都要比非留守儿童低,在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三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焦...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描述
2.1 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2.1.1 父母外出情况
2.1.2 留守儿童看护方式
2.1.3 看护人文化程度
2.1.4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2.2 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3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问卷调查结果
2.3.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测试结果比较
2.3.2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测试结果比较
2.3.3 不同看护方式的留守儿童测试结果比较
第三章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分析
3.1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3.1.1 心理特征
3.1.2 学习状况
3.1.3 品德行为
3.2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3.2.1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3.2.2 强化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
3.2.3 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陈述
4.2 创新之处
4.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J]. 秦秀清,曾菁.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2]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 秦秀清,曾菁.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3]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 黄艳苹,李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10)
[4]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J]. 肖富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5]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J]. 李星贵. 农村经济. 2007(08)
[6]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 徐为民,唐久来,吴德,许晓燕,杨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11)
[7]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张雪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9)
[8]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 黄艳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7(04)
[9]成本—收益分析法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应用[J]. 刘立刚,姜天赐,陆梅. 市场论坛. 2007(04)
[10]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 孙玉娜,孙玉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07)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D]. 常青.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1093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描述
2.1 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2.1.1 父母外出情况
2.1.2 留守儿童看护方式
2.1.3 看护人文化程度
2.1.4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2.2 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3 PIERS-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问卷调查结果
2.3.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测试结果比较
2.3.2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测试结果比较
2.3.3 不同看护方式的留守儿童测试结果比较
第三章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分析
3.1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3.1.1 心理特征
3.1.2 学习状况
3.1.3 品德行为
3.2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3.2.1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3.2.2 强化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
3.2.3 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陈述
4.2 创新之处
4.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J]. 秦秀清,曾菁.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2]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 秦秀清,曾菁.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3]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 黄艳苹,李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10)
[4]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J]. 肖富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5]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J]. 李星贵. 农村经济. 2007(08)
[6]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 徐为民,唐久来,吴德,许晓燕,杨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11)
[7]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张雪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9)
[8]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 黄艳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7(04)
[9]成本—收益分析法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应用[J]. 刘立刚,姜天赐,陆梅. 市场论坛. 2007(04)
[10]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 孙玉娜,孙玉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07(07)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D]. 常青.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1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8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