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2:32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长在农村、毕业后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既是一个年龄群体,也是一个社会身份群体。全国目前有超过1.2亿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基本上没有从事过农耕工作,不再愿意在农村生活一辈子,从就业技能到心理预期上都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产生了比父辈们更为强烈的融城欲求。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教育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不仅要教育社会个体进行自身的道德完善,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共制度公正地实现。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教育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公德与“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文明礼貌素养不高、乐于助人的意识不强、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究其原因,有传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城乡二元管理制...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概述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特征
1.1 “农民工”的概念
1.2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界定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1 社会公德教育的涵义
2.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3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3.1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3.2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3.3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4.1 科学发展观
4.2 道德社会化理论
4.3 社会冲突理论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
1.1 文明礼貌方面
1.2 助人为乐方面
1.3 爱护公物方面
1.4 保护环境方面
1.5 遵纪守法方面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2.1 传统思想道德的影响
2.2 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
2.3 农村社会公德教育的薄弱
2.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1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环境
1.1 消除制度性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利
1.1.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1.3 实行平等的就业制度
1.1.4 改革教育制度
1.2 营造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2 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2.1 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育
2.2 重视喜闻乐见的渗透性教育
2.3 采取多管齐下的全面协同性教育
2.4 发挥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百顺. 丽水学院学报. 2012(04)
[2]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公德教育[J]. 唐丽娟,郑勇,王雪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7)
[3]社会公德教育的当前困境及出路[J]. 汪俊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J]. 刘治国. 学理论. 2011(17)
[5]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 余桂秋,傅新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12)
[6]浅谈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J]. 王娜. 改革与开放. 2010(22)
[7]社会转型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交往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 荆晓艳,谢怀建.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05)
[8]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J]. 魏晓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5)
[9]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逐步融入城镇[J]. 张永敏. 经济导刊. 2010(10)
[10]论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J]. 刘广超. 怀化学院学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D]. 黄丽云.福建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道德环境研究[D]. 邱慧.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特点与角色定位研究[D]. 郭琪华.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1673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概述
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特征
1.1 “农民工”的概念
1.2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界定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1 社会公德教育的涵义
2.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3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3.1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3.2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3.3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4.1 科学发展观
4.2 道德社会化理论
4.3 社会冲突理论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
1.1 文明礼貌方面
1.2 助人为乐方面
1.3 爱护公物方面
1.4 保护环境方面
1.5 遵纪守法方面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2.1 传统思想道德的影响
2.2 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
2.3 农村社会公德教育的薄弱
2.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1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环境
1.1 消除制度性障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利
1.1.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1.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1.3 实行平等的就业制度
1.1.4 改革教育制度
1.2 营造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2 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2.1 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育
2.2 重视喜闻乐见的渗透性教育
2.3 采取多管齐下的全面协同性教育
2.4 发挥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百顺. 丽水学院学报. 2012(04)
[2]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公德教育[J]. 唐丽娟,郑勇,王雪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7)
[3]社会公德教育的当前困境及出路[J]. 汪俊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J]. 刘治国. 学理论. 2011(17)
[5]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探微[J]. 余桂秋,傅新禾.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12)
[6]浅谈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J]. 王娜. 改革与开放. 2010(22)
[7]社会转型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交往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 荆晓艳,谢怀建.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05)
[8]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J]. 魏晓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5)
[9]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逐步融入城镇[J]. 张永敏. 经济导刊. 2010(10)
[10]论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J]. 刘广超. 怀化学院学报. 2010(09)
博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D]. 黄丽云.福建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道德环境研究[D]. 邱慧.曲阜师范大学 2009
[2]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特点与角色定位研究[D]. 郭琪华.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1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8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