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1 21:10
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城市化建设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来看,具有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探究,通过现状了解问题,抓住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的途径,实现“融城”的现实需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以及青年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在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发展现状、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新问题,从思想教育的方向来做一些开拓性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自身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差异性,在城市生活具有与传统农民工不一样的社会特征,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理想抱负与残酷现实的矛盾生活中存在一些思想道德问题,严重影响“融城”的进程。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思想教育研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有利于深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述评
1.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1.2.2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1.3 研究的范围与研究目标
1.3.1 本文研究的范围
1.3.2 本文研究的目标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融城”的定义
1.4.2 新生代农民工
2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2.1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2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3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2.4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2.5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3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指导原则
3.1 平等性原则
3.2 适用性原则
3.3 适度性原则
3.4 适时性原则
4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现状
4.1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主要特征
4.1.1 社会特征
4.1.2 从业特征
4.1.3 居住特征
4.2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主要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4.2.1 缺乏奋斗精神,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4.2.2 缺乏人生信仰,价值取向有失偏颇
4.2.3 缺乏自信心理,思想行为过于偏激
4.2.4 缺乏社会责任,道德认知水平下降
4.2.5 缺乏自我约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4.2.6 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4.3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融城”的根源
4.3.1 社会背景的双重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4.3.2 制度设计的滞后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中陷于不公
4.3.3 教育文化的落后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发展中处于劣势
4.3.4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立身
4.3.5 自身素质的差异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不能融城
5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5.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环境保障体系
5.1.1 环境的含义及其影响
5.1.2 环境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
5.1.3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环境保障体系的途径
5.2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社会促进体系
5.2.1 社会促进体系的保障要素
5.2.2 推进落实社会促进机制教育的途径—“五项保障”
5.3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激励引导体系
5.3.1 激励引导体系的主要构成
5.3.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激励体系的路径
5.4 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自我修炼教育体系
5.4.1 自我修炼教育的理论依据
5.4.2 加强自我思想教育的方法—“四项修炼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期农民工思想道德状况及建设[J]. 丁成际. 唯实. 2010(01)
[2]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思考[J]. 郭华,詹乐. 改革与开放. 2009(12)
[3]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 张璐,黄溪,惠源.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与实现路径分析[J]. 汪德平,杨倩. 学习月刊. 2009(18)
[5]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李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 吴漾. 东岳论丛. 2009(08)
[7]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生存现状之浅析[J]. 储桃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0)
[8]和谐社会建设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J]. 肖影玲.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4)
[9]农民工“融城”心理障碍的消解路径与策略选择——以长沙、株州、湘潭的访谈记录文本为样本的分析[J]. 李昱,倪明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J]. 赵排风.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4)
本文编号:3699724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述评
1.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1.2.2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1.3 研究的范围与研究目标
1.3.1 本文研究的范围
1.3.2 本文研究的目标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融城”的定义
1.4.2 新生代农民工
2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2.1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2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3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2.4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2.5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是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3 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指导原则
3.1 平等性原则
3.2 适用性原则
3.3 适度性原则
3.4 适时性原则
4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现状
4.1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主要特征
4.1.1 社会特征
4.1.2 从业特征
4.1.3 居住特征
4.2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主要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4.2.1 缺乏奋斗精神,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4.2.2 缺乏人生信仰,价值取向有失偏颇
4.2.3 缺乏自信心理,思想行为过于偏激
4.2.4 缺乏社会责任,道德认知水平下降
4.2.5 缺乏自我约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4.2.6 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4.3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融城”的根源
4.3.1 社会背景的双重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4.3.2 制度设计的滞后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中陷于不公
4.3.3 教育文化的落后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发展中处于劣势
4.3.4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立身
4.3.5 自身素质的差异性,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不能融城
5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5.1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环境保障体系
5.1.1 环境的含义及其影响
5.1.2 环境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
5.1.3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环境保障体系的途径
5.2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社会促进体系
5.2.1 社会促进体系的保障要素
5.2.2 推进落实社会促进机制教育的途径—“五项保障”
5.3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激励引导体系
5.3.1 激励引导体系的主要构成
5.3.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激励体系的路径
5.4 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的自我修炼教育体系
5.4.1 自我修炼教育的理论依据
5.4.2 加强自我思想教育的方法—“四项修炼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期农民工思想道德状况及建设[J]. 丁成际. 唯实. 2010(01)
[2]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思考[J]. 郭华,詹乐. 改革与开放. 2009(12)
[3]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 张璐,黄溪,惠源.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政治参与与实现路径分析[J]. 汪德平,杨倩. 学习月刊. 2009(18)
[5]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李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 吴漾. 东岳论丛. 2009(08)
[7]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生存现状之浅析[J]. 储桃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0)
[8]和谐社会建设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生命教育[J]. 肖影玲.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4)
[9]农民工“融城”心理障碍的消解路径与策略选择——以长沙、株州、湘潭的访谈记录文本为样本的分析[J]. 李昱,倪明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J]. 赵排风.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4)
本文编号:3699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9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