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2 02:16
村干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研究村干部问题的必要性。村干部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做支撑,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借鉴,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不仅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由于农业税的免除,村干部作为国家代言人的职能弱化,而作为村民代理人的职能不断加强,村干部职能重心的变化使得其工作重心和注意力开始向农村内部转移,即由行政性职能逐步向经济职能和服务性职能转变。本文从我国当前村干部的职能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入手,提出了村干部“干什么以及怎么干”,同时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背景、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相关的概念、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一、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 研究的相关概念
1. 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界定
2. 村干部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 委托代理理论
2. 人力资本理论
3. 双因素理论
4. 需求层次理论
二、新农村建设中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的职能定位
(一)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和内涵意义
1.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2.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
(二)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的职能内容
1. 村干部执行国家任务的职能
2. 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职能
3. 村干部组织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
(三)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村干部职能的特点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对村干部提出的要求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凝聚力
2. 村干部待遇低
3. 村干部经济职能模糊,服务职能缺失,对村庄社会面貌改善乏力
4. 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
5. 村干部队伍断层,缺乏后备力量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欠发达地区村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求村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2.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村干部是改善农村社会面貌的领导者
3. “管理民主”要求村干部是推进农村民主建设的执行者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村干部思想的局限性
1. “小农”意识阻碍了村干部的行为方式
2. 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作用
3. 市场经济思想的负面冲击
(二) 村干部的职能发挥困难
1. 村干部身份的双重性
2. 村两委不和谐
3. 村干部缺乏相应的事权和财权
4. 乡镇政府职责不清
(三) 村干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1. 教育培训机制滞后
2. 选拔渠道过窄
3. 监督机制不完善
4. 激励机制不健全
5. 保障机制不完善
6. 考核体系存在误区
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 改善村干部工作的经济环境
1. 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 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二) 理顺村干部的工作关系
1. 理顺乡村关系
2. 理顺两委关系
(三) 完善村干部的工作机制
1. 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2. 完善村干部的选拔机制
3. 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4. 完善村干部的监督机制
5. 完善村干部的保障机制
6. 完善村干部的考核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探讨——基于衡阳市的调研[J]. 蒋淑玲. 农业经济. 2011(11)
[2]欠发达地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安徽省六安市农村的分析[J]. 黄国耀,张金全. 理论建设. 2011(03)
[3]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 张应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0(05)
[4]欠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素质存在问题及对策[J]. 吴国华. 南方农村. 2010(05)
[5]村级组织建设中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对策[J]. 刘金峰.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6]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基于对新疆五地州农村的调查[J]. 朱峰,朱美玲.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7]关于建立完善农村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以广西部分地区村干部待遇状况为例[J]. 韦国善. 广西社会科学. 2009(11)
[8]村委会选举中宗族势力的干扰不容忽视[J]. 王金利.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8(05)
[9]西部地区村干部激励机制探析——基于四川省5县16村的调查[J]. 封明川,吴平,鞠海鹰. 乡镇经济. 2007(11)
[10]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问题与对策[J]. 李兰兰,任怀玉. 黑河学刊. 2007(06)
博士论文
[1]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D]. 甫永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长春市村干部带头人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钢.吉林大学 2010
[2]村干部角色冲突研究[D]. 陈庆.陕西师范大学 2010
[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村干部问题研究[D]. 吕海滨.广西民族大学 2009
[4]问题与走向:全面取消农业税后西部贫困地区村干部职能研究[D]. 苏晓君.西北大学 2009
[5]新农村视角下的村官素质建设研究[D]. 付红霞.湖南农业大学 2008
[6]村干部行为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 王辽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干部职能形象外部调查与分析[D]. 谭银清.西南大学 2008
[8]中国村干部职能研究[D]. 郭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9]后农业税时代村级组织管理职能转型问题研究[D]. 王丽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0]税改后欠发达地区村民自治的困境及对策思考[D]. 李晓亮.中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3240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一、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 研究的相关概念
1. 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界定
2. 村干部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二)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 委托代理理论
2. 人力资本理论
3. 双因素理论
4. 需求层次理论
二、新农村建设中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的职能定位
(一)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和内涵意义
1.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2.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
(二)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的职能内容
1. 村干部执行国家任务的职能
2. 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职能
3. 村干部组织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
(三)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村干部职能的特点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对村干部提出的要求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凝聚力
2. 村干部待遇低
3. 村干部经济职能模糊,服务职能缺失,对村庄社会面貌改善乏力
4. 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
5. 村干部队伍断层,缺乏后备力量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欠发达地区村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求村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2.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村干部是改善农村社会面貌的领导者
3. “管理民主”要求村干部是推进农村民主建设的执行者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村干部思想的局限性
1. “小农”意识阻碍了村干部的行为方式
2. 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作用
3. 市场经济思想的负面冲击
(二) 村干部的职能发挥困难
1. 村干部身份的双重性
2. 村两委不和谐
3. 村干部缺乏相应的事权和财权
4. 乡镇政府职责不清
(三) 村干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1. 教育培训机制滞后
2. 选拔渠道过窄
3. 监督机制不完善
4. 激励机制不健全
5. 保障机制不完善
6. 考核体系存在误区
五、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 改善村干部工作的经济环境
1. 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 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二) 理顺村干部的工作关系
1. 理顺乡村关系
2. 理顺两委关系
(三) 完善村干部的工作机制
1. 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2. 完善村干部的选拔机制
3. 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4. 完善村干部的监督机制
5. 完善村干部的保障机制
6. 完善村干部的考核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探讨——基于衡阳市的调研[J]. 蒋淑玲. 农业经济. 2011(11)
[2]欠发达地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安徽省六安市农村的分析[J]. 黄国耀,张金全. 理论建设. 2011(03)
[3]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以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 张应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0(05)
[4]欠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素质存在问题及对策[J]. 吴国华. 南方农村. 2010(05)
[5]村级组织建设中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对策[J]. 刘金峰.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6]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基于对新疆五地州农村的调查[J]. 朱峰,朱美玲.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
[7]关于建立完善农村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以广西部分地区村干部待遇状况为例[J]. 韦国善. 广西社会科学. 2009(11)
[8]村委会选举中宗族势力的干扰不容忽视[J]. 王金利.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8(05)
[9]西部地区村干部激励机制探析——基于四川省5县16村的调查[J]. 封明川,吴平,鞠海鹰. 乡镇经济. 2007(11)
[10]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问题与对策[J]. 李兰兰,任怀玉. 黑河学刊. 2007(06)
博士论文
[1]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D]. 甫永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长春市村干部带头人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钢.吉林大学 2010
[2]村干部角色冲突研究[D]. 陈庆.陕西师范大学 2010
[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村干部问题研究[D]. 吕海滨.广西民族大学 2009
[4]问题与走向:全面取消农业税后西部贫困地区村干部职能研究[D]. 苏晓君.西北大学 2009
[5]新农村视角下的村官素质建设研究[D]. 付红霞.湖南农业大学 2008
[6]村干部行为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 王辽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干部职能形象外部调查与分析[D]. 谭银清.西南大学 2008
[8]中国村干部职能研究[D]. 郭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9]后农业税时代村级组织管理职能转型问题研究[D]. 王丽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0]税改后欠发达地区村民自治的困境及对策思考[D]. 李晓亮.中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3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2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