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村委会选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4 09:49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实行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我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当前中国最广泛、最基层、最直接的民主政治活动——村委会选举,深刻地改变了农村治理结构,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较好地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后,中国大力推进村委会选举工作,农村的民主选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村委会选举逐步有序推进。在全国各地,一批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通过选举进入村委会班子。民主选举对村庄政治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村民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性的制度架构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温州的村委会选举,如同全国各地一样,历经了一个从诞生培育、逐步推进到正在走向有序实践的发展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温州村民自治十分独特的一些景象。 本文以温州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大量事实,深入剖析温州村委会选举存在问题。从政府、选民情况和特殊地域文化和宗族宗派观念等方面深入剖析根源。笔者认为,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整合部门资源、转变政府选举中职能定位、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和权威助选战略等对...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村委会选举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村委会及主要职责
2.1.2 村委会选举
2.2 有关村委会选举的主要理论
2.2.1 新制度主义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博弈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村委会选举的发展历程
2.4 村委会选举的意义
2.5 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基本职责
第3章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现状
3.1 温州村委会选举做法
3.1.1 严格组织把关
3.1.2 开展重点村集中整治
3.1.3 开展村级选举“清风”行动
3.1.4 做好村级组织选举宣传工作
3.2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成效
3.2.1 提高了村委会选举成功率
3.2.2 集中整治了一批后进村
3.2.3 打击了一批黑恶势力
3.2.4 营造了一个较好的选举氛围
第4章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农村优秀人员当选难
4.1.2 情况复杂村组织选举难
4.1.3 贿选拉票行为屡禁不止
4.1.4 选举暴力干扰事件频发
4.1.5 选举中信访问题有所增多
4.2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选举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不明确
4.2.2 选举机构的协同不够和选举工作人员的不胜任
4.2.3 选民与竞选者博弈性、逐利性、非理性
4.2.4 特殊地域文化和宗族宗派观念的冲击
第5章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的对策
5.1 规范选举程序
5.2 整合选举资源
5.3 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5.4 强化政府监督、引导功能
5.5 实施“红色细胞工程”
5.6 实施权威助选战略
5.7 强化宣传引导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研究[J]. 陈静. 焦作大学学报. 2009(02)
[2]规范乡镇在村委会选举中职能的思考——以吉林、广东、河北、四川等省为例[J]. 马兆亭,颜世磊. 甘肃农业. 2009(02)
[3]村委会选举活动中各方政治心理倾向分析——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J]. 张继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
[4]浅析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活动中的心理倾向[J]. 张继兰. 黑龙江史志. 2008(20)
[5]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赵济民.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7(02)
[6]直选历练之后的村委会选举研究——以江西省T县20个村为例[J]. 王小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7]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行政指导行为探析[J]. 苑大超. 理论界. 2006(11)
[8]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J]. 魏加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
[9]从立法缺失审视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违法行为[J]. 赵宇.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6)
[10]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角色归位的困境——山西X市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观察与思考[J]. 董江爱.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5)
硕士论文
[1]我国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衡问题研究[D]. 李成方.湖南大学 2008
[2]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影响村民参与程度因素的研究[D]. 方波.外交学院 2007
[3]论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指导行为[D]. 苑大超.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7556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村委会选举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村委会及主要职责
2.1.2 村委会选举
2.2 有关村委会选举的主要理论
2.2.1 新制度主义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博弈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村委会选举的发展历程
2.4 村委会选举的意义
2.5 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基本职责
第3章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现状
3.1 温州村委会选举做法
3.1.1 严格组织把关
3.1.2 开展重点村集中整治
3.1.3 开展村级选举“清风”行动
3.1.4 做好村级组织选举宣传工作
3.2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成效
3.2.1 提高了村委会选举成功率
3.2.2 集中整治了一批后进村
3.2.3 打击了一批黑恶势力
3.2.4 营造了一个较好的选举氛围
第4章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农村优秀人员当选难
4.1.2 情况复杂村组织选举难
4.1.3 贿选拉票行为屡禁不止
4.1.4 选举暴力干扰事件频发
4.1.5 选举中信访问题有所增多
4.2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选举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不明确
4.2.2 选举机构的协同不够和选举工作人员的不胜任
4.2.3 选民与竞选者博弈性、逐利性、非理性
4.2.4 特殊地域文化和宗族宗派观念的冲击
第5章 温州市村委会选举的对策
5.1 规范选举程序
5.2 整合选举资源
5.3 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5.4 强化政府监督、引导功能
5.5 实施“红色细胞工程”
5.6 实施权威助选战略
5.7 强化宣传引导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研究[J]. 陈静. 焦作大学学报. 2009(02)
[2]规范乡镇在村委会选举中职能的思考——以吉林、广东、河北、四川等省为例[J]. 马兆亭,颜世磊. 甘肃农业. 2009(02)
[3]村委会选举活动中各方政治心理倾向分析——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J]. 张继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
[4]浅析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活动中的心理倾向[J]. 张继兰. 黑龙江史志. 2008(20)
[5]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赵济民.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7(02)
[6]直选历练之后的村委会选举研究——以江西省T县20个村为例[J]. 王小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7]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行政指导行为探析[J]. 苑大超. 理论界. 2006(11)
[8]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J]. 魏加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
[9]从立法缺失审视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违法行为[J]. 赵宇.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6)
[10]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角色归位的困境——山西X市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观察与思考[J]. 董江爱.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5)
硕士论文
[1]我国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衡问题研究[D]. 李成方.湖南大学 2008
[2]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影响村民参与程度因素的研究[D]. 方波.外交学院 2007
[3]论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指导行为[D]. 苑大超.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7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2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