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9 12:35
自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正式颁布后,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法律认可的基层民主制度在中国已经推行了将近30年。村民自治作为一项基层民主制度,极大的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但其在推行过程仍然存在着许多困境,一直深受各界学者的热议。本文顺应国家政策,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为主,依据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村民自治在推行过程中的困境,并分析原因,找出其解决对策。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与推进,我国农村大多存在最严格的选举程序难以选出“好干部”;民主议事程序形同虚设;集体事务少数人说了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难以调和;假借民主之名随意曲解国家政策;“两委会”权能矛盾与冲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选举“好干部”缺乏系统的制度保证;二是村民小农意识左右民主意愿表达:三是“为民自治”与金钱价值实现产生冲突;四是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不当干预与干预不足并存;五是农村监督制约机制缺失。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本文提出需要把握的三个重要问题以及具体的五项解决措施。需要把握的三个重要问题有:一是必须长期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二是完善村...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
2.1 村民自治内涵的辨析
2.1.1 自治的定义
2.1.2 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
2.2 实践中村民自治的不同类型
2.2.1 政府主导型
2.2.2 村干部主导型
2.2.3 镇村共治型
2.2.4 自然发展型
2.3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民主制行政理论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缘起与历史变迁
3.1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缘起
3.2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
3.2.1 村民自治的形成
3.2.2 村民自治的推广
3.2.3 村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第四章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困境与成因
4.1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
4.1.1 最严格的选举程序却难以选出“好干部”
4.1.2 民主议事程序形同虚设
4.1.3 集体事务少数人说了算
4.1.4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难以调和
4.1.5 假借民主之名随意曲解国家政策
4.1.6 “两委会”权能矛盾与冲突
4.2 村民自治困境的成因
4.2.1 选举干部缺乏系统的制度保证
4.2.2 村民小农意识左右民主意愿表达
4.2.3 “为民自治”与金钱价值实现产生冲突
4.2.4 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组织不当干预与干预不足并存
4.2.5 农村监督制约机制缺失
第五章 关于我国农村村民自治走出困境的思考
5.1 完善村民自治需要把握的三个重要问题
5.1.1 必须长期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
5.1.2 完善村民自治要顺应农村发展大趋势
5.1.3 村民自治组织向服务型转变
5.2 解决村民自治面临困境的具体对策
5.2.1 健全村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
5.2.2 完善民主决策和有效执行机制
5.2.3 消除村民自治组织的逐利动机
5.2.4 乡镇政府需有效监督、科学指导村干部
5.2.5 健全村民自治监督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J]. 徐勇,赵德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2]论民主行政的理论发展[J]. 刘华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3]论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制度偏离[J]. 卢福营. 浙江社会科学. 2011(10)
[4]村民自治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J]. 卢福营.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6)
[5]由“弱民主”到“强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崛起与发展[J]. 李增元.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3)
[6]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 曹海林.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4)
[7]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J]. 卢福营. 政治学研究. 2008(01)
[8]农村基层民主实践:体制困境与组织重构[J]. 朱秦. 理论探索. 2007(04)
[9]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组织弱化现象分析[J]. 魏范青,杨雪英.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J]. 徐勇. 学习与探索. 2006(06)
硕士论文
[1]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协同下的乡村治理研究[D]. 陈宇.四川大学 2007
[2]村民自治权与行政权[D]. 王定军.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9197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理论基础
2.1 村民自治内涵的辨析
2.1.1 自治的定义
2.1.2 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
2.2 实践中村民自治的不同类型
2.2.1 政府主导型
2.2.2 村干部主导型
2.2.3 镇村共治型
2.2.4 自然发展型
2.3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民主制行政理论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缘起与历史变迁
3.1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缘起
3.2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
3.2.1 村民自治的形成
3.2.2 村民自治的推广
3.2.3 村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第四章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困境与成因
4.1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
4.1.1 最严格的选举程序却难以选出“好干部”
4.1.2 民主议事程序形同虚设
4.1.3 集体事务少数人说了算
4.1.4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难以调和
4.1.5 假借民主之名随意曲解国家政策
4.1.6 “两委会”权能矛盾与冲突
4.2 村民自治困境的成因
4.2.1 选举干部缺乏系统的制度保证
4.2.2 村民小农意识左右民主意愿表达
4.2.3 “为民自治”与金钱价值实现产生冲突
4.2.4 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组织不当干预与干预不足并存
4.2.5 农村监督制约机制缺失
第五章 关于我国农村村民自治走出困境的思考
5.1 完善村民自治需要把握的三个重要问题
5.1.1 必须长期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
5.1.2 完善村民自治要顺应农村发展大趋势
5.1.3 村民自治组织向服务型转变
5.2 解决村民自治面临困境的具体对策
5.2.1 健全村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
5.2.2 完善民主决策和有效执行机制
5.2.3 消除村民自治组织的逐利动机
5.2.4 乡镇政府需有效监督、科学指导村干部
5.2.5 健全村民自治监督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J]. 徐勇,赵德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2]论民主行政的理论发展[J]. 刘华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3]论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制度偏离[J]. 卢福营. 浙江社会科学. 2011(10)
[4]村民自治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J]. 卢福营.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6)
[5]由“弱民主”到“强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崛起与发展[J]. 李增元.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3)
[6]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 曹海林.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4)
[7]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J]. 卢福营. 政治学研究. 2008(01)
[8]农村基层民主实践:体制困境与组织重构[J]. 朱秦. 理论探索. 2007(04)
[9]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组织弱化现象分析[J]. 魏范青,杨雪英.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J]. 徐勇. 学习与探索. 2006(06)
硕士论文
[1]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协同下的乡村治理研究[D]. 陈宇.四川大学 2007
[2]村民自治权与行政权[D]. 王定军.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29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2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