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试论乡村治理中的精英民主及其扩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14 17:24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代化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赶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有效推进民主化进程,因此,对于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不是首要目标,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便是民主政治建设,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转型的重中之重。民主可分为国家层面的民主和基层社会层面的民主,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中国民主传统和民主意识极为淡薄,在这种条件下,基层民主建设显得更具有战略性意义。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中推行的村民自治即属于基层民主的范畴,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起点和突破口之一。然而,由于中国公民的公民精神和公民意识淡薄、对权力的极度崇拜等,多年来村民自治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得当前的乡村治理陷入了种种困局当中,包含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应然关系和实然关系的冲突、坚持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下的“两委”冲突、村民直选频繁出现“贿选”现象、干群信仟面临被解构的危险等,这些都阻碍了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发展在导致社会结构分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益分化,各利...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2 乡村基层民主的推进与当前治理的困局
    2.1 乡村基层民主推进的缘由
        2.1.1 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1.2 乡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民主建设有效推进的关键所在
        2.1.3 《村组法》的颁布实施及其解读
    2.2 乡村自治的展开及其特点
        2.2.1 乡村自治的演进
        2.2.2 村民自治的内涵
        2.2.3 中国村民自治的独特表现
    2.3 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局
        2.3.1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应然关系和实然关系的冲突
        2.3.2 坚持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下的“两委”冲突
        2.3.3 作为村民自治典型标志的村民直选变质,频繁出现“贿选”现象
        2.3.4 干群信任在社会转型期间面临被解构的危险
3 精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1 精英治理理论介绍
        3.1.1 精英理论的演变
        3.1.2 精英治理
    3.2 精英治理在中国的既往实践
        3.2.1 传统乡村治理中的精英
        3.2.2 典型的英租威海卫时期的精英治理模式
        3.2.3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中的精英
    3.3 精英治理的得与失
        3.3.1 精英治理的积极作用
        3.3.2 精英治理的局限性
4 市场经济时代的多元利益博弈与乡村精英共治
    4.1 中国进入多元利益博弈时代
        4.1.1 市场经济带来的转型苦难
        4.1.2 市场经济带来的农村社会转型
        4.1.3 多元利益博弈时代的来临
    4.2 市场经济时代的乡村精英转换
        4.2.1 作为“政治能人”的体制精英的地位被动摇
        4.2.2 以“经济能人”为代表的非体制精英的迅速崛起
        4.2.3 传统精英向法理型精英转换
    4.3 当前乡村社会中的多元主体及利益博弈
        4.3.1 乡镇政府、村委会与它们之间的博弈互动
        4.3.2 村委会、党支部与它们之间的角色互动
        4.3.3 非体制精英的出现与博弈参与问题
        4.3.4 作为利益博弈一方的普通村民
    4.4 乡村精英治理中的利益博弈结构类别及利弊
        4.4.1 利益博弈结构的分类
        4.4.2 非均衡的多元利益博弈带来的消极影响
        4.4.3 均衡的多元利益博弈带来的积极影响
5 博弈格局的控制与精英民主扩展路径
    5.1 博弈格局的调整
        5.1.1 政府身份地位:从博弈的参与者转向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5.1.2 博弈模式的改变
        5.1.3 博弈规则的修改
    5.2 乡村精英民主的扩展路径
        5.2.1 利益博奕与精英共存——合乎国情的基层民主形式
        5.2.2 精英协商与合作——公民精神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5.2.3 从精英民主到大众民主——渐进式民主的设想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发展与民主价值观——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 韩冬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04)
[2]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严国方,汪行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05)
[3]非均衡博弈与社会公共组织发展[J]. 黄恒振.  价值工程. 2010(19)
[4]治理视野下的公民精神[J]. 李辉,陶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5]“双强”型村干部治理模式研究[J]. 张兰君,张瑞业.  理论学刊. 2010(01)
[6]论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界定及其治理[J]. 叶高,金龙标.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10)
[7]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乡绅的历史地位探悉[J]. 王玉山.  研究生法学. 2009(04)
[8]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乡绅的历史地位探悉[J]. 王玉山.  研究生法学. 2009 (04)
[9]重建乡村干群信任关系的路径选择[J]. 丛玉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11)
[10]贿选的界定及其立法完善[J]. 周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

硕士论文
[1]乡村精英治理现象研究[D]. 连初梁.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中的精英治理[D]. 侯景春.吉林大学 2006
[3]村级民主治理研究[D]. 吴素雄.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30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30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