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青年网络不文明行为的教育与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8 23:58
  截至2011年12月份我国已有5.13亿网民。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虚拟空间,有社会学家就认为虚拟空间及其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社会相处方式,因而形成了网络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网络难题。互联网的开放、虚拟等特点为参与网络社会的成员提供了非常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为其管理监督加大了难度。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摆脱了传统伦理与法律的约束,甚至可以说他们在网络上的言谈举止和他们本身的真实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完全脱节。如何引导网络社会中每个参与者的自律,提升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建立网络文明社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青年人是我国网络社会的主体,青年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网络不文明行为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青年群体,必须要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德和健康的人格。青年人的网络道德建设是网络社会健全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防范和杜绝青年人网络不文明行为是我国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分为四部分。...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当代青年人的上网现状
    (一) 网络社会的兴起及其特征
        1. 网络及网络社会的兴起
        2. 网络社会的特征
            (1) 虚拟性
            (2) 开放性
            (3) 互动性
    (二) 当代青年人的上网现状
        1. 当代青年人的上网状况调查
        2. 网络对当代青年人的影向
二、青年人网络不文明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一) 青年人网络不文明行为的主要表现
        1. 浏览不良信息
        2. 语言低俗恶劣
        3. 网络恶搞的盛行
        4. 形成网络犯罪
            (1) 网络黑客
            (2) 侵犯知识产权
            (3) 侵犯他人隐私
    (二) 青年人网络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
        2.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3. 青年人的自身身心特质
        4. 青年人网络道德意识薄弱
        5. 网络不文明行为是青年人过分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6. 网络法律法规的滞后
        7.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
三、规范青年人网络行为,加强青年人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 提高个人内在修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1. 培养青年人的人文素养
        2. 培养青年人的自律性
        3. 加强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
        1. 培养青年人健康的心理品质
        2. 加强青年人的美学教育
        3. 开设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课
        4. 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三) 强化外在平台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1. 加强对网络资源传播的监管,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2. 积极开设红色网站,加强对网络道德资源的创新与建设
        3. 加强青年人的法纪教育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3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3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