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民的生态伦理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0 01:00
我国正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生态危机问题。如何有效保护环境,解决生态危机,加强生态伦理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农村是我国生态伦理建设的薄弱环节,而农村的主体又是农民。因此,研究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指导农民的生态行为,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培养农民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农民生态伦理观现状不容乐观,农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不图日后发展。当前农民生态伦理建设具有紧迫性、复杂性、滞后性、反复性等特点。影响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建设的因素也有很多,集中表现为农民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单一;农民自身生态伦理意识淡薄以及生态意识与行为不一致;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现状的研究
1.2.2 关于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社会调查法
1.4.3 比较研究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道德与伦理
2.1.2 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
2.1.3 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
2.2 理论基础
2.2.1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3 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的比较
3.1 生态认知的比较
3.1.1 源于经验的生态认知
3.1.2 基于理论知识的生态认知
3.2 生态行为的比较
3.2.1 耕种方式的比较
3.2.2 病虫害防治方式的比较
3.2.3 农药化肥使用的比较
4 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农民获得生态环境知识的渠道单一
4.2 缺乏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深刻认识
4.3 农民生态意识与行为不一致
4.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5 市场经济的影响
4.6 生态消费意识淡薄
5 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的意义
5.1 农民生态伦理观的历史发展
5.2 农民生态伦理观培育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5.2.1 生态伦理观培育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5.2.2 生态伦理观培育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
5.2.3 生态伦理观培育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6 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的方式和途径
6.1 进行生态伦理的广泛宣传教育
6.1.1 专家指导
6.1.2 专题学习
6.2 生态伦理建设法制化规范农民生态意识和行为
6.3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形成
6.3.1 发展生态和谐的“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产业”
6.3.2 着力发展有机农产品
6.3.3 着力发展观光生态农业
6.3.4 着力推广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
6.4 培养农民生态消费观念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本文编号:3812726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现状的研究
1.2.2 关于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社会调查法
1.4.3 比较研究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道德与伦理
2.1.2 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
2.1.3 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
2.2 理论基础
2.2.1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3 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的比较
3.1 生态认知的比较
3.1.1 源于经验的生态认知
3.1.2 基于理论知识的生态认知
3.2 生态行为的比较
3.2.1 耕种方式的比较
3.2.2 病虫害防治方式的比较
3.2.3 农药化肥使用的比较
4 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农民获得生态环境知识的渠道单一
4.2 缺乏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深刻认识
4.3 农民生态意识与行为不一致
4.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5 市场经济的影响
4.6 生态消费意识淡薄
5 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的意义
5.1 农民生态伦理观的历史发展
5.2 农民生态伦理观培育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5.2.1 生态伦理观培育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5.2.2 生态伦理观培育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
5.2.3 生态伦理观培育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6 现代农民生态伦理观培育的方式和途径
6.1 进行生态伦理的广泛宣传教育
6.1.1 专家指导
6.1.2 专题学习
6.2 生态伦理建设法制化规范农民生态意识和行为
6.3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形成
6.3.1 发展生态和谐的“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产业”
6.3.2 着力发展有机农产品
6.3.3 着力发展观光生态农业
6.3.4 着力推广节约型生态农业技术
6.4 培养农民生态消费观念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本文编号:3812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81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