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2 22:29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乡现代化的必有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对我国调整经济增长格局、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工还游离在城乡之间,没有融入城市生活中。近年来,中央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民生,开始出台很多相关的政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本文主要在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出现新的变化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和核心难题。一方面运用农民工市民化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农民市民化存在的外部因素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运用博弈论结合成本收益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核心难题。最后,探析新形势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强调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并结合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实践经验,对创新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社会成本的分摊机制、完善政府监督评价和奖惩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
        2.1.2 农民工
        2.1.3 市民
        2.1.4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1.5 新形势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2.1 国外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理论
        2.2.2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观点综述
        2.2.3 相关理论介绍
3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
        3.1.1 自由流动期(1949-1957)
        3.1.2 城乡禁锢期(1958-1983)
        3.1.3 转移启动期(1984-1988)
        3.1.4 控制期(1989-1991)
        3.1.5 高速发展期(1992-2002)
        3.1.6 回流期(2003-今)
    3.2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3.2.1 量的分析
        3.2.2 质的分析
    3.3 成都市土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
        3.3.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3.3.2 户籍及其配套制度改革
4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核心难题
    4.1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4.1.1. 制度因素
        4.1.2 个人素质因素
    4.2 新形势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难题
        4.2.1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4.2.2 地方政府改革积极性不高
5 新形势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
    5.2 创新农民工市民化制度
        5.2.1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体现农民主体地位
        5.2.2 剥离户籍制度附件功能,强化户籍制度基本功能
        5.2.3 创新农民工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5.2.4 完善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农民工参保比例
        5.2.5 加大教育力度,提供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5.3 建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5.3.1 中央政府承担市民化的成本
        5.3.2 地方政府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5.3.3 企业承担市民化的成本
        5.3.4 农民工承担市民化的成本
    5.4 完善政府监督评价和奖惩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71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71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