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塘约道路”的治理逻辑及其推广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3 03:56
  “塘约道路”是新时代党政驱动农村用一种新的方式走上规模化、组织化、集体化道路以致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模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较为引人关注的典型模式。当下的实践经验中,带领农民走上规模化、组织化、集体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资本带动的方式,其二是党政驱动的方式。“塘约道路”最大的特点便是党政驱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了我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脱贫致富政策在农村的一次成功实践。其次,“塘约道路”引发关注的焦点也在于农村如何迅速走上规模化、组织化、集体化道路以致增收致富。这不仅关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中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内容,而该项内容的核心就是土地确权。但为什么要开展土地确权?土地确权与乡村振兴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土地确权能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如果能,那么它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还是有着复杂的局限约束呢?如果有,那么它们又是什么?听闻贵州塘约“横空出世”,一跃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最新典型,又从王宏甲的《塘约道路》一书中读到“七权同确”的经验,笔者不禁对这个落后村庄的“蝶变...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塘约道路”的治理逻辑及其推广价值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塘约道路”
        二、治理及治理逻辑
        三、推广价值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乡村治理理论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第三节 塘约村的基本情况
    第四节 “塘约道路”五个治理逻辑的关联性
第二章 党政驱动:“塘约道路”的动力治理逻辑
    第一节 “塘约道路”动力治理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塘约道路”动力治理逻辑的内容
        一、上级政府的引导
        二、带头人的带动
        三、村党支部的领导
    第三节 “塘约道路”动力治理逻辑的功能
        一、保障农民的内生动力
        二、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力
        三、巩固我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三章 穷则思变:“塘约道路”的观念治理逻辑
    第一节 “塘约道路”观念治理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塘约道路”观念治理逻辑的内容
        一、受灾前的塘约村“穷”在了哪里
        二、村委班子成员及村民治理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 “塘约道路”观念治理逻辑的功能
        一、促使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第四章 “七权同确”:“塘约道路”的产权治理逻辑
    第一节 “塘约道路”产权治理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塘约道路”产权治理逻辑的内容
        一、“七权同确”的含义
        二、农地权利的确认
        三、林权的确认
        四、小水利工程产权的确认
        五、宅基地及房屋权利的确认
        六、集体财产权利的确认
        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利的确认
    第三节 “塘约道路”产权治理逻辑的功能
        一、入股入社以巩固集体所有制
        二、催生新型农业生产关系
第五章 农工并举:“塘约道路”的产业治理逻辑
    第一节 “塘约道路”产业治理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塘约道路”产业治理逻辑的内容
        一、产业治理需依赖城乡融合发展
        二、明确发展思路以整合资源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四、减低产业风险
    第三节 “塘约道路”产业治理逻辑的功能
        一、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二、发展集体经济促农增收
第六章 “红黑有约”:“塘约道路”的乡风治理逻辑
    第一节 “塘约道路”乡风治理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塘约道路”乡风治理逻辑的内容
        一、创制“红九条”与“黑名单”
        二、成立自治工作组委会
    第三节 “塘约道路”乡风治理逻辑的功能
        一、体现民主化治村理念
        二、有效推动村民共治
        三、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第七章 “塘约道路”治理逻辑的推广价值
    第一节 “塘约道路”治理逻辑的局限性
        一、地市级以上政府的扶持
        二、能人的带动
        三、村民集体的行动
        四、环境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塘约道路”治理逻辑的借鉴性
        一、建立了村社一体的集体经济组织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三、以统一经营为主的多层经营体制
        四、乡村合作社加入股份合作制
        五、创新了乡村治理体系
    第三节 “塘约道路”治理逻辑的推广性
        一、审慎推广
        二、因地制宜
        三、严守底线
    第四节 “塘约道路”治理逻辑完善的思考
        一、合作社内置金融
        二、切实解决好思想层面的问题
        三、考虑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构建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本文编号:3980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80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