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性到成人——荀子人性论思想再解析
本文关键词:由人性到成人——荀子人性论思想再解析
【摘要】:荀子从人的根源性出发来探索人性的特点,由一般生物人的自然性延伸到人之为人的社会性探讨,其成人的思路不但注重德性内修,而且也注重外在社会规范的约束限制作用,既主张学习和遵从礼仪法度,也注重外在社会环境和社会习俗的习染熏陶。荀子主张顺人性、尊人性,主张合理地节制人的欲望,引导人性向善,"化性起伪",通过学礼与积伪,成就道德人与理智人相结合的丰满人格。但基于时代的囿限,荀子总体上还是偏重于人的德行修养,关于知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荀子 人性 成人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孔子注重修身,他理想中的人格就是彬彬有礼的君子,这一直是儒家的人格典范。荀子从人禽之别的角度谈人性,既尊重了人之作为生物人的自然本性,又强调了人之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人的特性。只有结合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才能确切把握其人性思想的复杂意涵,才能更深入理解其节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诚;;“儒家三论”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曲文;;论韩非进化史论中的诸子共识及其对诸子学术的取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岳俊萍;;书法传统审美境界浅谈[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4 葛寒;;提倡文化育人 加强思政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5 周含华;;论孔子的规则意识[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6 涂耀威;;反思与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王船山《大学》研究[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7 杨少涵;;荀子性恶论的逻辑难题与理论预设[J];东方论坛;2010年02期
8 王克奇;;“民胞物与”思想的性质及其文化溯源——兼论“仁爱”发展的历史进程[J];东岳论丛;2006年06期
9 唐晓晖;;朱熹格物致知学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6期
10 吴锋;;朱熹在《语类》中的孝道观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慧玲;;杜诗中的齐物与道论思想[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主体[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东堰;生命的迷狂与神秘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黄芸;战国政学关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10 王洪霞;胡瑗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段丽丽;荀子“仁本礼用”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卫国;论道家心理健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丽;孟荀思想之比较[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荣晖;法家、兵家思想的近缘性与商鞅、韩非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孔沫人;韩愈道统观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海鹂;网络文化:人的社会性解释的新起点与新挑战[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2 赵连君;人之为人——人的二重性存在断想[J];长白学刊;2003年02期
3 魏用中;人的本质新探——兼评“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振航;;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诠释与再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5 庄友刚;;人的社会性生存:风险社会的另一种理解——兼论当代空间生产与城市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6 蒋玉;;从艺术设计跨界的价值创造分析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性需求[J];前沿;2013年08期
7 刘福同;;为什么说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认识问题,就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J];前线;1965年07期
8 ;关于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讨论[J];化石;1976年02期
9 ;不能把人性和人的社会性阶级性等同[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10 宣燕音;;评K.E.塔拉索夫等人的《人的生物学的社会决定性》[J];哲学译丛;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维军;;新水平·新观念·新境界——改革开放30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莹;社会性救治难煞医院[N];宁夏日报;2006年
2 张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天灾人祸中的日本人:既淡定又恐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河;专利让家更有个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黄渊 译;劳动:从惩罚到解放,人的社会性表达关系[N];东方早报;2012年
5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媛媛;论马克思幸福思想中人的社会性的展开[D];上海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2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2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