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试论道德的两种价值取向:公正与关怀

发布时间:2017-10-13 08:01

  本文关键词:试论道德的两种价值取向:公正与关怀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 公正 关怀 互补


【摘要】: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始终处于道德哲学的核心地位。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伴随着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以卡罗尔·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为奠基人的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以一种不同的声音走入道德哲学。传统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从分离个体的认识论出发,以公平、互惠为人际道德关系的核心概念,在道德判定方式上强调对于普遍道德原则的理性认知,并以对公正原则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终极目标。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从关系个体的认识论出发,以关爱、责任作为人际道德关系的核心概念,在道德判定方式上强调具体情境中的感性直觉,并以不伤害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为终极目标。虽然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在道德自我认同、人际道德关系以及道德判定方式三个层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二者互为补充,是组织道德判断的两种方法,是进行道德选择的两种视角,统一于人类现实日常生活之中。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道德 公正 关怀 互补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在于描述和掌握人类道德价值取向的本质和道德发展的一般过程与规律。长久以来,传统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始终处于道德哲学研究的主导地位,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卡罗尔·吉利根基于女性群体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道德的关怀价值取向,以一种不同的声音走进了道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丽英;齐玲;;体育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田超;;柯尔伯格的公正道德教育观[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曾庆芳;;学校道德氛围测评标准与分析框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09期

4 肖洒;张海兰;;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及启示[J];学理论;2010年08期

5 张海荣;;从“关系”概念看公正伦理与关怀伦理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斯日古楞;;新时期处境不利儿童道德关怀的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洪高;道德教育的关心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萍萍;;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主义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雪霞;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高;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宏涛;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蒋福明;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汤英华;利他情感德育的基础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方红;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玲;对关怀伦理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提秀雷;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及其教育引导[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方;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9 郭玲;吉利根性别伦理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叶宝玉;当前随迁子女的成长关怀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昌华;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J];党的生活;1994年11期

2 樊铁,成范义;社会转型期我国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及其特点刍议[J];社科纵横;2000年05期

3 刘恩允;道德价值取向的界定和分类[J];齐鲁学刊;2003年02期

4 陈付龙;李水弟;;论不同存在下的人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嬗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2期

5 景云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取向[J];前沿;2002年01期

6 陈伊生;当前道德价值取向的宏观导控[J];行政与法;1999年04期

7 李德芝,邱瑞婵;试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陶照智;;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的变迁与应然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杨奎;;首都市民道德价值取向状况研究报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杨云鹏;;试论儒学的道德价值取向[J];学理论;2010年27期



本文编号:1023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23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