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当人们赞叹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丰盈的物质生活时,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正引发一场空前的生态危机——森林锐减、水土流失、自然资源短缺、空气污染,以至于珍惜物种灭绝、极端气候频现等等。在这些生态问题的表象之下,是随工业文明裹挟而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为解决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问题,有识之士博古通今、积极反思,试图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智慧。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体系之一,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凝结成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下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本文回望儒家生态伦理学源流,以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在系统阐述孔子生态智慧的基础上挖掘其当代价值。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在综述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春秋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又从孔子极力推崇的《周易》、《诗经》、《尚书》三部经典著作入手,探析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而后对孔子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进行了具体的探究。研究表明,孔子所谓的“天人合一”在某种意义上包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将人与天地的关系上升到同生共处的和谐境界。在孔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框架下,他所倡导的“畏天知命”的生态自然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用之有节”的生态实践观,诠释了孔子生态伦理体系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及当下的社会背景从进步性、局限性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结合我国当代所面临的生态伦理学问题,汲取孔子生态伦理智慧的精华,挖掘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孔子 生态伦理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一、绪论8-18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8-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6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6-18
- 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18-28
- (一)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8-21
- (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21-28
- 三、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评价28-42
- (一)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28-37
- (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评价37-42
- 四、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42-50
- (一)树立敬畏自然的生态自然观,避免人类中心主义42-44
- (二)吸收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4-46
- (三)继承取之有节的生态实践观,推进社会持续发展46-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6-57
- 个人简介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根;拉祜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刘丽;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月波;王梅平;;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7期
4 田海舰;;试析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李f3聪;;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8期
6 王建兵;;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J];科技资讯;2006年19期
7 李承宗;;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徐启刚;邹强;;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J];求索;2007年03期
9 滕立新;;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何峰;;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在古徽州的实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佩惠;;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者丽艳;胡海明;;道家“物我为一”的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东英;袁丹丹;;试论《福乐智慧》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福军;;略论孔子和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亚平;;“道法自然”生态伦理思想初探[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乌峰;;蒙古族早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7 詹向红;;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旭;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功能与现代价值[N];贵州民族报;2013年
2 唐凯麟;系统探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尝试[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建兵;儒家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N];甘肃日报;2007年
4 阎丽;告别伐木时代的清亮晨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兰;宋明理学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刘春伟;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任俊华;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瑛;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D];浙江大学;2009年
2 唐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吕尚苗;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陈枫;寒山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牛瑞凤;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6 陆松柏;论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杰;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8 郭益轩;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15年
9 武志琴;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10 盖维懿;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3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2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