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传统“五常”思想的现代意蕴

发布时间:2017-10-14 00:14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五常”思想的现代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五常 道德体系 德育


【摘要】:中国传统"五常"所包含的仁、义、礼、智、信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道德体系,概括出了道德的共性。将"五常"所包含的恒久不变的思想价值梳理出来,结合现代社会道德实际加以融会贯通,综合创新,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道德体系,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以德治国的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五常 道德体系 德育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12年度项目:传统“五常”伦理及其现代教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E125)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早在中国的轴心时代,儒家先哲们提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其已经从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与人事行为之中高度凝练地概括出了道德的共性,包含了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它们彼此之间不是简单地组合,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1“五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军凤;;爱的教育:一种大德育观[J];中国德育;2007年11期

2 王钧林;;论“五常”的现代价值[J];孔子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晓梅;;论高校图书馆读者公德素养的培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5期

2 韩兵;;寓德于爱:谈教师如何以爱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05期

3 李林;;爱从“心”开始[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年05期

4 陈美红;;高等学校“爱的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4期

5 王钧林;;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张云飞;李厚羿;;儒解《大医精诚》——从《大医精诚》看医者的“五常”[J];医学与哲学(A);2012年11期

7 张军凤;王海莹;庞杰;;教学的情境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9期

8 黄仁发;;论“以爱育爱”德育理念的构筑与实施[J];职业;2015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明;论爱[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振焦;构筑面向21世纪的道德体系[J];探索与求是;2000年05期

2 范愚,任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J];延边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3 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4 滕复;信用社会的道德体系初探[J];浙江学刊;2003年05期

5 唐中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道德体系建设[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J.P.蒂洛;程立显;;道德体系的基本设想与基本原则[J];哲学译丛;1981年06期

7 徐西胜;构建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刍议[J];地方政府管理;1997年06期

8 辛敬成;试谈构建新道德体系的基本模式[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7年02期

9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的六个层次[J];冶金政工研究;1997年01期

10 陶明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第十届全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述要[J];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思隽;冰青;;建树新道德体系的三维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陈延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与思考[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高立迎;;简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延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历程与建构[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建林;王绍军;;试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青;;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展平;赵海山;;学校德育(含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创新体系的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上海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晓禾;道德体系研究也是一种“战略思维”[N];文汇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加快行业道德体系建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陈泽环;构建新道德体系[N];解放日报;2000年

4 陈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设的探讨[N];闽东日报;2005年

5 谢晓春 普登学;和谐社区道德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N];甘肃日报;2006年

6 复旦大学 谢遐龄;中国道德体系需要终极目的理念[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叶绍友 怀宁县新华书店;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系建设浅谈[N];安庆日报;2012年

8 柳祖林;企业管理须重视道德体系建设[N];中国冶金报;2012年

9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 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访瑞;从晶珠藏药集团看企业道德体系建设[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10 徐志民;左中建设“四个体系” 打造文明城镇[N];通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赞;道德效力论[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康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朱明;市场经济视域下的金融道德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7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27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