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对我国现阶段双重道德人格现象的透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16:26

  本文关键词:对我国现阶段双重道德人格现象的透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重道德人格 结构特征 弊端


【摘要】:双重道德人格的存在是当今社会推行德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障碍。双重道德人格是指道德主体在不同环境和场合下,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变化两种不同的道德人格,它是个人利益过度发展的表现,有着严重的社会弊端。这种双重道德人格范式的结构与一般性的道德人格的结构存在共性,但也表现出自己有的特殊结构和特征。分析当下社会双重道德人格存在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可以为社会道德建设过程中消除双重道德人格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关键词】双重道德人格 结构特征 弊端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一、道德人格与双重道德人格“人格”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其原意为舞台上用的假面具。它是一个有着众多词义的概念,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于人格都有不同的理解,各个学科都从特定的视角来研究人格,他们都把人格概念放在特定学科背景下来加以阐释和探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所谓人格,“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李欣;;家庭女教师的心理结构分析——失败的个性化[J];传承;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玉香;论大学生宽恕教育[D];中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兴;论公民道德人格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6期

2 王正明;哲学人格与道德人格的内在契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雷骥;恩格斯的道德人格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论析——从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与合作谈起[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肖芳;论品德的层次划分及理想道德人格标准[J];求索;2005年04期

5 张英;唐忠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主体道德人格的塑造[J];理论观察;2006年06期

6 赵平;;和谐社会构建中道德人格的培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张雨;韩飞;;当代人“市场人格”与“道德人格”的伦理学辨析[J];理论界;2007年12期

8 陆凤贤;曾锦标;;论儒学自我观在道德人格建设中的价值[J];社科纵横;2008年04期

9 田景丰;;文学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养成[J];文学教育(上);2008年04期

10 丁剑;;浅谈社会转型时期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J];黑龙江史志;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诚国;;瞿秋白的道德人格和现代理想人格[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石天敬;;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3 李莹;;“德育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吕安兴;;论张謇的道德人格及其现实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韩桂林;;什么是教师的最大幸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湘;培养主动积极型的道德人格[N];新疆日报(汉);2007年

2 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专家靠什么做专家?[N];东方早报;2011年

3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湖南城市学院院长 中南大学教授 李建华;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朱金瑞;高尚道德,人格的价值和魅力[N];河南日报;2011年

5 余文森;造就具有时代精神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韩传信;教师是“会说话的教科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张英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N];甘肃日报;2014年

8 刘旭兵 晋城二中教师;关于和学生谈心的思考[N];太行日报;2011年

9 马玉凤;做一名合格的文化工作者[N];潍坊日报;2011年

10 清华大学 钱逊;小议培养目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蒙冰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干;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与重塑路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亢丽娟;道德人格的现代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义强;道德人格生成论[D];西南大学;2008年

4 赵宝珍;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道德人格[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宋魁;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孙娟妮;《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及其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郭永军;道德人格词汇评定量表的编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吴昌政;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D];苏州大学;2004年

9 熊英;优秀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谭丽娟;大学生道德人格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43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43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