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抗战思想的伦理意涵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抗战思想的伦理意涵
【摘要】:抗战时期,毛泽东对抗战有着多方面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意义。中华民族不屈的英勇斗争和团结抗战,使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得以在毛泽东这里充分发展并被赋予新的内核,使其得到了深化。主要表现理性的爱国主义、民族的英雄主义、革命的功利主义以及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尊重。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
【关键词】: 毛泽东 抗战 伦理
【分类号】:A84;B82-0
【正文快照】: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许多讲话和著作,比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新民主主义论》、《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力群;20世纪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7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3期
2 孙泽学;毛泽东读史论史写史[J];党史文汇;2001年09期
3 高宝柱;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的阶段演进规律——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之三[J];党史文汇;2003年03期
4 ;毛泽东箴言[J];新湘评论;2011年04期
5 ;毛泽东箴言[J];新湘评论;2011年10期
6 陈用芳;;毛泽东党性与个性关系分析的理论评价[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毛泽东箴言[J];新湘评论;2011年22期
8 ;毛泽东箴言[J];新湘评论;2012年10期
9 黄伟;对毛泽东科学技术论述的若干理解[J];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10 于保政;;毛泽东的历史情怀[J];海内与海外;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应旺;;八大前后毛泽东的学习号召及其意义[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2 仝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3 宇文利;;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4 李敦送;;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唐根华;李洪华;;试论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长春;;在“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逄先知;;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路和构想[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8 粱柱;;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9 唐金培;;建国初期毛泽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启示[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10 许全兴;;竞自由——毛泽东自由思想散论[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阜师范大学 王纯;从阅读评点古典文献看毛泽东对中国文献学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章红雨;《毛泽东箴言》在京首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詹红旗;《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编辑出版纪事[N];光明日报;2013年
4 记者 潘衍习;《毛泽东箴言》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倪德刚;毛泽东最伤心的一篇文章[N];学习时报;2013年
6 云南省石林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赵景文;毛泽东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N];人民代表报;2010年
7 段科锋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毛泽东利用外资的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曲志红;《毛泽东文集》出齐[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纪晓华;毛泽东最早提出计生思想在何时[N];中国人口报;2000年
10 李长春;在“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敬雷;关于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得失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2 王琳;毛泽东水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12年
3 曹铁汉;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汪绪永;毛泽东社会结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姜怀忠;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国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9 衡朝阳;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键彩;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唐义鹏;毛泽东的儒学观[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王孔容;论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执政方式的探索[D];湘潭大学;2008年
4 王涣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修改[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连海飞;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刘婕;毛泽东的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7 王丽琨;抗战时期毛泽东外交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申忠民;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D];湘潭大学;2009年
9 李聪;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10 李茂珍;毛泽东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5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4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