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民间文化中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和意义——兼议它的内涵和基本关系
本文关键词:纳西族民间文化中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和意义——兼议它的内涵和基本关系
【摘要】:纳西族民间文化中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是以民间文化为标本,以价值和核心为经线和纬线。具体从纳西族民间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三个方面分析,抓住"民间"和"生态"的角度和层次,来挖掘纳西族民间文化中深刻丰富的生态伦理观,从而进一步为实现"文化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的理想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关键词】: 民间 生态 文化 纳西族 伦理
【基金】:2014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纳西族民间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YB2014056)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纳西族生态伦理学的价值生态伦理观是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综合知识,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科学。对纳西族生态伦理观的研究是希望能够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适应与协调,倡导整个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其本质与纳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泽厚;刘再复;;存在的“最后家园”——对谈录[J];读书;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海颖;;《闲情偶寄》对品质生活构建的启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潘雯;;理论的流变与概念的延伸——梳理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话语”一词[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3期
3 陈嘉;;透视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的现代意义[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春林;;战争文学的新理念与人物形象塑造——评徐贵祥长篇小说《马上天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肖凤良;;论高等教育中的生命个体性原则及其启示——以孔子的教学之道为借鉴[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赵宏;;单纯语言符号的理据性[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史元辉;陈进封;;霍尔顿·考菲尔德:禅宗式的批判者[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申俊龙;魏鲁霞;马洪瑶;;中国古代文字语言发展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平善;;诗性语言与中医理论的话语方式[A];第二十一次中医经典文本及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海颖;休闲消费之哲学批判与审美呈现[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振书;《红楼梦》“以大观小”叙事视角的审美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佐国;;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价值审视[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李霞;;土家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J];民族论坛;2008年10期
3 罗昊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探析[J];前沿;2012年11期
4 姜国凡;杨赫姣;;作为自为责任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J];道德与文明;2012年03期
5 郝丽艳;;关于和谐生态伦理观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3年12期
6 胡炼;;论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伦理观的内在关联[J];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6期
7 赵瑞芳;;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兼谈“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实践[J];孔学研究;2009年00期
8 文辉,管锦绣;关于生态伦理观的人文理性尺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胡雄;道教生态伦理观的哲学涵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潘忠宇;儒、道哲学的生态伦理观[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瑞芳;;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兼谈“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实践[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任青;;略论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培育[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青兰;;存在论之“是”与价值论之“应该”——生态伦理观的新困境[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张全明;;论宋代士大夫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启示[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5 舒玉梅;;彝族撒尼人原始宗教中的生态伦理观——以石林圭山海宜老寨为例[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琳;;景观唐诗对树立生态伦理观的促进作用[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7 李福军;;儒家和谐生态伦理观的现代经济价值——兼论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研究中心 朱耀洪;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N];人民日报;2014年
2 韩望喜(伦理学博士);做“经济人”也要做“道德人”[N];深圳商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娟妮;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伦理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菲;蒙古族游牧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3 丛福彪;试述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伦理观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张福珍;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伦理观思考[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睿诗;中西生态伦理观比较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玉雪;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7 王晓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程晓皎;生态伦理观的演变与环境法的发展关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梦然;道家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贾珊;美国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9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59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