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3:02

  本文关键词: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儒家 孝德 教育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中华文明的起点,它积累在中国人的基因中,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古代孝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条长河,经久不衰,除了有其自身价值,还因为在古代社会,有以“孝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通过孝德教育,孝道文化在全社会得到大力弘扬,充分发挥着“以教育德”的作用。传统儒家孝德教育起源于西周,经过了春秋时期的发展,汉代和魏晋的政治加深,宋明时期的极端化,以及近代的批判和继承,是在中国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孝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最初尊祖敬宗的“宗族伦理”道德转化为血缘亲情的“家庭伦理”道德,最后上升为对君王“尊尊教育”的政治伦理。孝教育也随着孝文化内涵的衍伸,政治化不断加深。孝德教育是传统儒家德育的首要内容,在儒家传统德育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在封建社会,儒家孝德教育能够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但是,传统孝德教育也包含了部分不合理的内核,如愚孝和迷信,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起着维护封建君主制度的作用。如今,家庭结构的改变削弱了孝道存在的现实基础;西方文化的影响,动摇了人们对孝道美德的信任和支持;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以及现代教育中孝教育的缺失。这一切导致社会孝德滑坡和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对待孝这一中国传统美德,我们应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其价值,以现代的眼光来分析和应对不利因素,摆脱现实困境,并充分挖掘和发挥孝文化的积极价值。本文对孝德教育的起源、地位、主要内容和途径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试图对孝德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进行辩证的分析和看待,并提出了现代孝德教育的相关意见。孝德起源于血缘亲情的孝意识,《孝经》将孝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始于事亲——孝亲敬亲,中于事君——移忠做孝,终于立身——显亲扬名”。汉代之后,传统儒家孝德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尊祖敬宗、养亲敬亲、移孝作忠、传宗接代、显亲扬名成为历朝历代孝德的基本内涵。传统孝德教育方式主要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化三种,并将三者紧密结合。当代的孝德教育实践,既是对传统孝道教育的辩证否定,又需借鉴西方文化中关于处理“代价关系”和“养老问题”的合理元素。同时,“以人为本,关注家庭的幸福”,应该是当代孝德教育最重要的的价值追求。我们需正确对待孝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利用传统孝德教育中的合理内容,提高现代孝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谐代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传统儒家 孝德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20
  • 第一章 孝与孝德教育20-27
  • 第一节 孝的起源与内涵20-22
  • 第二节 孝德的产生22-23
  • 第三节 孝德教育在传统儒家道德教育中的地位23-27
  • 第二章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27-41
  • 第一节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主要内容27-32
  • 一、始于事亲——孝亲敬亲28-31
  • 二、中于事君——移孝作忠31-32
  • 三、终于立身——显亲扬名32
  • 第二节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途径32-41
  • 一、家庭熏陶,教民以孝33-34
  • 二、学校教育,育民以孝34-36
  • 三、社会教孝,导民以孝36-41
  • 第三章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历史评析与当代启示41-56
  • 第一节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历史评析41-47
  • 一、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合理内核41-44
  • 二、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消极成分44-47
  • 第二节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当代启示47-56
  • 一、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当代价值47-51
  • 二、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的当代传承51-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英;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孝德的主要思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刘任丰;李霞;;对传统孝德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年03期

3 马卫东;徐胜凯;;歌颂好人 学习好人 争做好人——“中国好人榜”暨宁夏“孝德之星”颁奖大会举行[J];宁夏画报(生活版);2009年01期

4 李宗杰;陈欣;刘红军;;从“能养”到“色难”:浅论高校孝德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3年10期

5 李霞;储召伟;;试以辨证的视角看传统孝德及其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6 贾恭惠;何小民;;以孝德文化建设拓展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孝顺镇加强孝德文化建设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卢明霞;王立仁;;论汉代孝德教育[J];孔子研究;2010年03期

8 赵雅民,刘伟;筑厦先锋——记全国优秀工人余孝德[J];施工企业管理;1996年08期

9 周红英;;论孝德在当代社会的扭曲与危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卢明霞;王立仁;;试论孝德教育的源起和产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栾春海;;传承孝德文化 构建和谐孝感[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2 陈金松;;探索孝德文化发生与发展[A];和文化学刊(2010)[C];2010年

3 戴新春;曹雪红;;中学生孝德行为现状分析及对策[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朱健生;;试论“三纲五常”中的孝德精华[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孝感学院党委书记 肖波;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何瑞琳;中小学孝德教育启动[N];扬州日报;2009年

3 王更 王伟鹏;行唐孝德文化引来客人考察[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许强;高孝德:因敌制胜[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5 虞轩;浙江省上虞市:多措并举弘扬孝德文化[N];中国老年报;2011年

6 顾松灿;孝德文化浸润学子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副主任 张治江;孝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学习时报;2013年

8 记者 管淳 吴洁;孝德产品香千家[N];孝感日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 袁云才;“埋儿奉母”孝德故事不宜较真[N];长沙晚报;2014年

10 朱四倍;“孝德教育”与复古倒退无关[N];安徽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长富;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藏云;小学孝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包那日苏;当代大学生孝德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4 鲍冉冉;孝德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刘霞;当代中国孝德危机与重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余雪;孝德文化在促进幸福孝感建设中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程能的;孔子孝德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8 岳庆玲;传统儒家孝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罗山;宋朝孝德教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卢明霞;当代中国孝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3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63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c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