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基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基础——工程伦理守则的剖析与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规范 工程共同体 指导性准则
【摘要】:工程共同体违反工程伦理规范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工程腐败、工程事故等极为严重的后果,为降低类似情形的发生,应该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有正确、完善的指导性准则,才能向工程共同体传递关键且正确的伦理观点、态度和行为。选取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工程伦理规范进行比较、剖析,得出工程伦理规范关键内容,这也是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规范 工程共同体 指导性准则
【分类号】:B82-4;TB-4;G642
【正文快照】: 中国近年来工程事故频发,中央、各级政府、媒体以及广大民众气愤、反对以及要求严惩的呼声不断,工程事故相关责任人虽也接受了法律严惩,然而工程事故却屡禁不止。每当工程事故发生时,大家常从设计不当、工程质量不合格、材料不足、监理不当甚至政治角度去追究责任,却鲜少从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文利;柴文革;;论土木工程师的工程伦理责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丛杭青;;工程伦理学的现状和展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赵敦华;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2年04期
4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J];科学中国人;2003年08期
5 王泽应;;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J];理论探讨;2013年02期
6 苏俊斌;曹南燕;;中国工程师伦理意识的变迁——关于《中国工程师信条》1933-1996年修订的技术与社会考察[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6期
7 甘绍平;论应用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1年12期
8 李伯聪;;工程伦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为“实践伦理学”正名[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9 杨俊杰;;创造出于无?——谢林《论人类的自由本质》里的“理智的十字架”辨析[J];世界哲学;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爱贵;;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桂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三维分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黎春娴;;社会支持对高校贫困生道德发展影响的研究——以上海S高校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刘德林;斯宾塞自然惩罚理论述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唐勇;论大学德育的有效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钟芸;;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论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刘倩倩;;公共气象伦理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谭福强;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伍志燕;;自由意志、行为选择与道德责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俊斌;曹南燕;;中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工程社团章程的伦理意识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迈克·W.马丁;张恒力;;美国的工程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3期
3 李文潮;技术伦理与形而上学——试论尤纳斯《责任原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2期
4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李世新;谈谈工程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3年02期
6 曹刚,戴木才;问题与主义之间——应用伦理学该如何应用[J];哲学研究;2004年08期
7 李伯聪;;工程伦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为“实践伦理学”正名[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8 杨俊杰;;谢林和普罗提诺:从1804年《哲学和宗教》到1809年“自由论文”[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民;;我国科技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2 乔佩科;;工程师的责任与工程伦理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9期
3 朱志海;陈张杰;;高职院校学生技术伦理教育的理性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薛建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伦理教育[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何菁;;机电类课程设计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6期
6 张晶;;国外在线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分析与启示——基于几所大学经验的思考[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年02期
7 王辉;;论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三个转向[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0期
8 胡岩;;工科高校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9 徐祥运;;加强科技伦理教育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向锋;;西方当代建筑伦理教育的探索(下)——实践及启示[J];新建筑;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元驹;;会计伦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静;蒋小娥;陈万娇;罗自强;文志斌;冯丹丹;;万物有灵,敬畏生命——从学生的视野探讨动物伦理教育的途径[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沈佩琼;;对大学生进行责任伦理教育的思考[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整合报告发展趋势下的会计伦理教育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尤文菁;;环境伦理教育+环保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意识[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6 王延;;关于会计伦理教育对会计伦理认识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丽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域下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8 韦嘉精;周成;周文;;论体育伦理教育的切入点[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王晃三;章明;陈玉惠;;融渗式教学及其在科技伦理教育之应用[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冉冉;;浅析加强我国法律伦理教育[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祥运;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的困境与途径[N];学习时报;2011年
2 闫云;将伦理教育引进大学课程[N];联合时报;2012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贾新奇;公民伦理体系与公民伦理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甘贝贝 刘洋 严大鹏 采访整理 丛亚丽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系教授;伦理教育该如何应对职场挑战[N];健康报;2009年
5 晏辉;消费伦理教育挂钩消费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吕伟萍;细化行为准则 注重伦理教育[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7 哈尔滨市社科院 王晶;文明“出游”始于足下[N];哈尔滨日报;2012年
8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山东 徐欣复;道德问题是灵魂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李玉波;提升环境意识[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小芳;慈善伦理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靳瑞芳;农村环境伦理教育的生态文化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鲁川;论共同伦理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伍接朝;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践体系建构[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园园;我国工程伦理失范与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6 许冬香;大学环境伦理教育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温文;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晓凤;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璐妹;明清时期徽州乡村伦理教育的形式及特点[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李春田;祁门彭龙汪氏的乡村伦理教育[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4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6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