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当代中国伦理生态的建设及治理研究引论

发布时间:2017-10-20 15:08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伦理生态的建设及治理研究引论


  更多相关文章: 伦理生态 建设 治理


【摘要】:"伦理生态"作为人的一种合理的存在状态已然跃入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伦理生态"内涵着深刻的伦理意蕴,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有助于"生态学"研究的哲学提升,实现"伦理学"研究方法的超越;应和"生态时代"的到来,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问题;促进人自身以及社会的整体和谐,推进中国社会的文明进程。其研究内容应包括:当代中国伦理生态的建设及治理的理念与战略意义,互动逻辑、特色优势及价值效应,制约因素、根由探析以及推进当代中国伦理生态良序发展的协同治理策略四个方面。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伦理生态 建设 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伦理生态’建设及协同治理研究”(编号:14BZX086)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当代中国“伦理生态”的建设及治理研究的缘起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态学”作为专门研究人和自然之间生存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跃入人们的视野。从遍及全球的绿色运动到世界各地生态伦理规范的制定,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到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反思,人类开始进入“生态觉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晏辉;伦理生态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2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3 陈振明;技术、生态与人的需求——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J];学术月刊;1995年10期

4 张志丹;;论伦理生态——关于伦理生态的概念、思想渊源、内容及其价值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0年02期

5 杨清荣;;建立涵纳儒家伦理的伦理生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马杏苗;对现代社会合理精神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志斌;;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吴凡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伦理生态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7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杨承舟;;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胡荣;;极权主义下的诗意与苦难——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历史反思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孙荟;;《西游记》蕴涵的人生智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计彤;;人居聚落后城市化走向的生态哲学探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田鹏颖;;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双重效应[D];湘潭大学;2010年

4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曹燕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翔宇;论道德选择力及其调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杜坚冰;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晏辉;伦理生态论[J];道德与文明;1999年04期

2 王小锡;道德、伦理、应该及其相互关系[J];江海学刊;2004年02期

3 樊浩;伦理生态与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J];人文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杰;小康社会的伦理生态[J];前沿;2003年08期

2 曹辉;;公民社会的伦理生态及其教育建构[J];教育学报;2010年06期

3 晏辉;伦理生态论[J];道德与文明;1999年04期

4 晏辉;伦理生态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5 王浩斌;;试论伦理生态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王浩斌;王飞南;;和谐社会与我国政治现代化的伦理生态形塑[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吴凯;;浅析一种新型生态图式:“伦理生态”[J];湘潮(下半月);2014年03期

8 吴成钢;金明华;;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牛俊美;;“科技—伦理生态”与“科技—伦理禁区”[J];道德与文明;2009年01期

10 程东旺;;潜规则下的伦理生态解析[J];理论导刊;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1067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67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