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略论道德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17-10-20 21:10

  本文关键词:略论道德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社会 道德文化模式 内涵逻辑 应然特征


【摘要】:廓清道德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无疑是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文化理论,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客观境遇决定了其道德文化模式蕴含着超越与创新、批判与继承、鉴别与吸纳的多重逻辑,并且呈现为共识与多元、普适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灵活性、开放性与确定性辩证统一的重要特征。充分正视和把握这些逻辑和特征,对于道德文化建设实践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
【关键词】中国社会 道德文化模式 内涵逻辑 应然特征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四川农村新型社区道德文化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制度伦理论域的实证分析”(SC14B004) 成都师范学院2014年度科研培育项目“当代中国道德文化的应然特色与建构逻辑研究”(CS14SD03)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资助重点项目“师德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文化理论视域的分析”(CJSD14-04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
【正文快照】: 道德是一种文化样态。一般而言,道德文化指向的是道德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道德机制等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道德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范畴,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考察整个社会历史进程后作出的总体上的科学论断。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支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培文;;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和实现——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为视角[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2 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10期

3 高兆明;;民族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哲学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振中;;理论诉求与环境考量——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文化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刘东超;;儒学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1期

3 刘俊;;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意义[J];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11期

4 王新红;;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三个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视角[J];大连干部学刊;2013年07期

5 金莹;;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客观认知状况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莫嫣;;道德领域下对道德悖论的剖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孙海燕;;儒家伦理是利他主义吗——兼与王海明教授商榷[J];道德与文明;2014年04期

8 王晶;;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秩序[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周祖城;;论企业伦理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核心地位[J];管理学报;2014年11期

10 吴碧宇;赵冬梅;常敏;;解读The Lady or the Tiger的悲剧叙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慧军;;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兴玉;;郭沫若史剧研究综论:伦理与文学的纠葛[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刘东超;;儒学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A];国际儒学研究【第二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福;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君平;西方近代以来“法权人格”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金鑫;道德能力的道德哲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刘静然;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玉龙;疾病的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彭莉莉;社区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杨淑艳;政府干预下的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佳j;王符的心理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晓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苏晓明;马克思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芦蓉晖;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的行为控制伦理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文化产业发展[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李文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导功能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7 刘俊;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D];南昌大学;2009年

8 祝振华;马克思自由观的维度及其现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9 廖子君;中共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彬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定义探析[D];河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菊;云南边疆小城镇文化模式重构的若干问题[J];学术探索;2005年05期

2 蒋苏琴;;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3 姚文清;;“协调”与“抗争”:不同的中西文化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陆卫萍;;文化模式与隐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莫振良;;发展概念的文化内涵与新文化模式的构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刘一鸣;;比较视野下的中、日、德文化[J];企业文化;2008年11期

7 赖晓燕;;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的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08年05期

8 杨晖;;阅读理解中的文化模式[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潘畅和;郭德君;;从汉字、儒学、秦始皇看中国“大一统”的文化模式[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江结宝;;汉语话语构建的崇权文化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文静;;英汉翻译教学中文化模式的认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杨俊一;;中西文化模式的价值冲突与整合[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李蓉;;论四川藏区的产业选择与文化模式[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4 王潇悦;;从文化选择解读《文化模式》兼议“文化模式”的局限性[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马武定;;城市的发展与文化模式[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丽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观——对《文化模式》的解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倪钢;;从技术文化角度分析企业文化模式[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8 芮晓松;宋莉;;EFL教师的文化模式和EFL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摘要)[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戴庆中;;文化模式发展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杜莉;;饮食民俗在餐饮业中大有可为[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柏青;文化模式中的艺术[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主讲人:中央编译局局长 衣俊卿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实习生 于轶婷;不同文化模式,悄然影响着“法治生态”[N];新华日报;2012年

3 徐文杰 延海建;探寻“产业+基地”基层文化模式[N];东营日报;2013年

4 伊人;英国文化模式溯源[N];解放日报;2003年

5 赵亚平;学生是学校价值最高体现[N];光明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张明;构筑123安全文化模式[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赵继云;四种文化模式助推服务创新[N];柴达木日报;2010年

8 衣俊卿;建构创新的文化教育机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河南省委党校 孟宪平;科学技术影响下的文化传播[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莫守忠 刘梦兰;构建中小企业法律文化模式初探[N];中国企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湘红;文化模式的解读[D];新疆大学;2006年

2 李伟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袁颖;生态文化模式探寻[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黄芳;高校校园幸福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5 蒋雯琦;文化模式视角下大连财经院校本科生的消费文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关人杰;隐喻的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Sun Qingyan;通过大学生来看中国文化的转变[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赵媛媛;试论西汉政治文化模式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娴;中美交际风格与文化模式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10 尹玉娜;企业文化模式及其演进机制探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069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69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