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伦理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3:19
本文关键词:审美与伦理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与伦理关系 理论溯源 互动共生 亲缘关系 电子媒介时代
【摘要】:从古至今,审美伦理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不断的问题,审美和伦理的互动也并非仅仅是美学与伦理学的问题,更是涉及到人类如何生存的大问题。审美和伦理不再是独立的没有关系的两个领域,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也使得审美伦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导致审美正义的缺失。 在本文的第一章里,我引用了一些哲人的成果,从柏拉图的美善合一,,到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以及美是道德的象征,从席勒的美是自由的显现到尼采的审美形而上学,最后再到福柯的生存美学,我详细地叙述了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于审美与伦理问题的看法,包括他们观点的先进性以及不足,然后从他们的观点出发,得出审美与伦理是互动共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这是我第二章的内容,我将从审美与伦理社会效应的互补、内在结构的叠合、价值取向的对应以及价值追求上的统一这四个方面来说明它们的互动共生。在第三章中,我将更具体的叙述审美与伦理的不可分割性,从审美的三个范畴来说明其与伦理善的亲缘关系,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三个方面。 研究问题一定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因为当今时代是电子媒介时代,所以在叙述完审美伦理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将把电子媒介时代的审美伦理问题作为我研究的个案,详细叙述电子媒介时代审美伦理的现状,这一问题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并叙述因此而导致的审美正义的缺失的严重后果。当然,出现了问题没关系,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我认为,要想重建审美问题首先得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审美快感,再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重建审美伦理,在最后一节中,我详细地叙述了通过审美教育重建审美伦理的方法途径,以此达到审美伦理的最终一致。
【关键词】:审美与伦理关系 理论溯源 互动共生 亲缘关系 电子媒介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4.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2
- 一 审美与伦理关系的理论溯源12-24
- 1 柏拉图:美善合一12-14
- 2 康德:审美无功利性与美是道德的象征14-16
- 3 席勒:美是自由的显现16-18
- 4 尼采:审美形而上学18-20
- 5 福柯:生存美学20-24
- 二 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共生关系24-36
- 1 社会效应的互补性24-27
- 2 内在结构的叠合性27-29
- 3 价值取向的对应性29-32
- 4 价值追求上的统一性32-36
- 三 审美范畴与伦理的亲缘关系36-46
- 1 社会美与伦理善36-39
- 2 自然美与伦理善39-42
- 3 艺术美与伦理善42-46
- 四 电子媒介时代的审美伦理46-68
- 1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伦理的现状46-56
- 1.1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的符号化和伦理的暧昧46-48
- 1.2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的快感体验和伦理的虚幻48-51
- 1.3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的消费化和伦理的快适追求51-53
- 1.4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的娱乐化和伦理的沙化53-56
- 2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正义的缺失56-58
- 3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伦理的重建58-68
- 3.1 追寻真正的审美快感,防止精神沙化58-60
- 3.2 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60-63
- 3.3 通过审美教育重建审美伦理63-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惠敏;;“图像—娱乐化”或“审美—娱乐化”——波兹曼社会“审美化”思想评论[J];外国文学;2010年06期
2 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年05期
3 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J];现代传播;2004年03期
4 金天星;卞轶男;;电影市场的消费化与电影审美的消费性重构[J];中国电影市场;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1081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8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