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优秀家庭伦理与当代和谐家庭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5:30

  本文关键词:儒家优秀家庭伦理与当代和谐家庭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伦理 和谐家庭 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安危。而家庭伦理是处理家庭关系、维系家庭和谐稳定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家庭关系能否和谐融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合理的家庭伦理作为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社会转型以及家庭结构变迁等诸多变化,家庭伦理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谐幸福,还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还应及时找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家庭伦理文化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在传统社会里,儒家家庭伦理为维持家庭和谐、社会安定有序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变迁,一些传统的东西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实际。因此,我们在立足传统,汲取儒家家庭伦理之精华的基础上,应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特殊国情,从而为解决家庭伦理关系问题和构建我国当代和谐家庭,找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对策。本文从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内涵入手,阐释了儒家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而阐述了儒家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了客观地总体评价,肯定了其中的积极因素,厘清了其中的历史局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代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关系趋于简单、家庭伦理关系趋于民主和平等、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转移等特点,认真分析了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如婚外情、子女不孝敬老人、兄弟反目、婆媳不和等突出问题,接着再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以上各种家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儒家家庭伦理中的积极因素,明确其当代价值,使其能够在解决家庭伦理问题、构建我国当代和谐家庭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家庭伦理 和谐家庭 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D669.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10
  • (一)研究的目的8-9
  • (二)研究的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动向10-12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12-14
  • (一)主要内容12
  • (二)重点和难点12
  • (三)创新点12-13
  • (四)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儒家家庭伦理与和谐家庭概述14-29
  • 一、儒家家庭伦理思想内涵分析14-20
  • (一)“家庭伦理”释义14-17
  • (二)儒家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17-20
  • 二、儒家家庭伦理的总体评价20-24
  • (一)积极意义20-22
  • (二)历史局限22-24
  • 三、关于我国当代和谐家庭24-29
  • (一)和谐家庭的内涵24-25
  • (二)当代和谐家庭的主要特征25-27
  • (三)和谐家庭的重要性27-29
  • 第三章 我国当代家庭伦理关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44
  • 一、我国当代家庭伦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29-38
  • (一)夫妻之伦中的问题29-31
  • (二)亲子之伦中的问题31-34
  • (三)长幼之伦中的问题34-36
  • (四)婆媳关系中的问题36-38
  • 二、我国当代家庭伦理关系问题的原因38-44
  •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38-39
  •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39-40
  • (三)计划生育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40-41
  • (四)传统文化受到冲击41-42
  • (五)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42-44
  • 第四章 继承儒家优秀家庭伦理,构建我国当代和谐家庭44-61
  • 一、儒家家庭伦理的当代价值44-51
  • (一)注重夫妻和睦在促进家庭和谐中的作用44-45
  • (二)重视孝道在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中的价值45-47
  • (三)强调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成才中的意义47-49
  • (四)以和为贵思想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的意义49-51
  • 二、构建我国当代和谐家庭的对策51-61
  • (一)注重家庭教育以传承儒家家庭伦理之精髓52-54
  • (二)学校教育中注重对儒家优秀伦理思想的传播54-56
  • (三)创造利于儒家优秀家庭伦理思想传播的社会环境56-57
  • (四)伦理与法律结合充分发挥自律与他律作用57-59
  • (五)加强理论研究为我国当代和谐家庭构建提供理论指导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8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华;转型时期中国的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J];河北学刊;2000年03期

2 丁万华,谷雪峰;家庭伦理的回顾与展望——“中韩日家庭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3 曹鹏飞;普遍伦理和家庭伦理[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秦修业,马春梅,王宏;普遍伦理语境下的家庭伦理[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李桂梅;现代中国的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高乐田;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伦理向度[J];哲学动态;2005年03期

7 李桂梅;中西家庭伦理产生之源探究[J];伦理学研究;2005年04期

8 萧唐;;韩民族独特的道德观和家庭伦理观[J];当代韩国;2006年02期

9 李培志;;当代家庭伦理的理性省察[J];民族论坛;2007年09期

10 李桂梅;;中西家庭伦理比较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继栋;;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观念的更新[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封海清;;论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恒礼;;加强家庭伦理孝道教育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苑华;;家庭伦理:黑格尔与马克思[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5 刘畅;;上海市民文化视阈下的早期家庭伦理电影[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书写城市:文学与城市体验[C];2014年

6 江帆;;《断手姑娘》与民间家庭伦理观[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林;透视人情人性残缺 重建家庭伦理语言[N];文艺报;2005年

2 张魁兴;“家斗剧”挑战家庭伦理[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 暴水平;新农村家庭伦理的构建浅述[N];山西科技报;2009年

4 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传刚;以家风重塑家庭伦理[N];深圳特区报;2014年

5 解玺璋;收视率上去了,观众心冷了[N];北京日报;2009年

6 韩隽;新闻传播中的家庭伦理与社会和谐[N];陕西日报;2007年

7 范红娟;清明节与孝道[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丁 洁;家园意识:东方电视的文化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留美学者 姜晨;最需要构筑家庭伦理堤坝[N];东莞日报;2009年

10 默非;就这样被电视剧喂饱[N];兰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冉光芬;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慧;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探寻[D];兰州大学;2010年

2 彭素云;当代家庭伦理建设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裴夕;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对我国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伟娜;中国现代农村家庭伦理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薛改辉;《礼记》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李婷;《堡垒》中家庭伦理关系的再现[D];湘潭大学;2015年

7 朱靖;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田晓平;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赖宇琛;纳博科夫《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史》中的家庭伦理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杜欣;跨文化维度下中美家庭伦理观差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1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081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