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
本文关键词: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以斯宾诺莎为例
【摘要】: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存在"的意义经过"知性"的"范畴化"而失去其"实存"的生命本质,从而第一哲学与伦理学分离开来。但"实体论"在斯宾诺莎那里,"存在"的本质被置于"实存"中重新思考,而"自因"的"实存"作为神或自然的"自由"存在的存在论意义获得了肯定,因而人作为神的存在样态的伦理意义也能在这种实体论的存在样式中得到重新思考。因此,"实体论"作为"伦理学"不是斯宾诺莎《伦理学》的一个部分,而是其从存在论意义上对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之命题的原创性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第一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2&ZD122)
【分类号】:B82-091;B563.1
【正文快照】: 一自从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的伦理学转向之后,哲学实际上就是伦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宇宙(自然)的统一性转向人类的良善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但是直到柏拉图那里,哲学和伦理学都是不可分的,乃至于黑格尔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本身就是对希腊伦理本性的探讨。亚里士多德第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龙;;论财富之德——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对当代价值重建的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2 韩翼祥;李明;何崇赞;;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匡芳芳;;浅析“强权就是正义”——基于《理想国》与《尼各马可伦理学》[J];才智;2014年31期
4 王彩平;刘欣然;;体育存在的身体价值和意义追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5 杨彦京;;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J];经营管理者;2015年08期
6 张存建;;从依赖推理到建构事实——对案件事实认定模式的逻辑学、文化学分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张晓渝;;至善何以可能——对康德德福一致至善论的再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8 韦倩;;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制度何以可能[J];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9 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10 俞吾金;;从实用理性走向实践智慧[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邢红静;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赵毅;罗马法错误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3 庞红蕊;当代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动物问题[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朱赫今;伊迪丝·华顿小说创作中的伦理取向[D];吉林大学;2014年
5 汪力;普罗提诺的灵魂学说与柏拉图主义一元论[D];复旦大学;2013年
6 刘爱玲;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终身德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7 宋成;科学诞生“源”与“流”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爽;密尔的功利主义幸福思想[D];吉林大学;2013年
2 费雪莱;论斯多葛学派自然法思想[D];湖北大学;2013年
3 刘欢;龙江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与教育引导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坤;收入与幸福:对伊斯特林悖论的再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雷康华;探析老子德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范鑫;当代中国消防官兵职业道德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朱思敏;大学生学习智慧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王轶楠;公正观的历史溯源及现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谭荣;《了凡四训》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杨仕茹;当下中国的微博传播伦理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世锋;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从人在伦理学中的地位谈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庐峰;大伦理的骄傲与谦卑——权佳果《伦理学通信》简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戴茂堂;人性的结构与伦理学的诞生[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4 李本书;伦理学的逻辑起点[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5 陈瑛撰;著名伦理学家冯定教授简介[J];伦理学研究;2004年02期
6 王音力;崇高伦理学的失败[J];社会观察;2004年05期
7 江畅;应当重视伦理学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秦越存;形上之维——一个伦理学不可或缺的维度[J];学术交流;2005年04期
9 苗青;李晔;;论科学与伦理学的相互影响——关于伦理学的“科学化”与科学的“伦理学化”趋势问题[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汪志真;;伦理学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观点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江畅;;应当重视伦理学教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高惠珠;;论当代信息伦理学视阈中的“责任”伦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郑维铭;;伦理探索与改革开放同行——广东伦理学会30年回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许启贤;;论冯定为社会主义伦理学作出的主要贡献[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5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 基本旨趣初揭[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的基本旨趣[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N];人民日报;2008年
2 梁俊兰 心e,
本文编号:1139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3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