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判断视域下的道德冷漠

发布时间:2017-11-08 02:00

  本文关键词:道德判断视域下的道德冷漠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冷漠 道德同情 道德判断 道德勇气


【摘要】:"道德冷漠"现象无疑是当今国人最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而理论研究的任务是合理理解与解释这种现象。然而,当我们试图理解与解释这一现象时就会面临诸多前问题:"道德冷漠"究竟指称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应以何种眼光理解与认识道德冷漠现象?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是真的心灵冷漠无情,还是心有恐惧,抑或是价值冲突选择中的无可奈何?什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道德义务?我们究竟应以何种方式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等等。事实上,当我们努力理解道德冷漠现象时,就是在努力理解人性、社会,理解我们的心灵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理解我们自身在此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存在方式。本组文章以冷静理性的态度面对道德冷漠现象,围绕道德义务责任及其确定性问题,从认知、情感、判断、勇气等主体角度对其作出独特的分析。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
【分类号】:B82-054
【正文快照】: 道德判断涉及人的情感状态、认知能力、价值立场等诸多因素,关系到道德行为的选择及结果;道德判断的意义如哈曼所言,“涉及自我与他人所可能达成的同意和理解”[1](P35)。本文旨在从行为主体道德判断的角度分析道德冷漠现象的复杂性,思考道德冷漠在何种意义上真实存在,在何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生;论道德判断的形式[J];求索;1983年04期

2 李彦 ,姜珍;道德判断论纲[J];社科纵横;1993年06期

3 ;道德判断的标准[J];甘肃理论学刊;1994年01期

4 白冰河;道德判断的形式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6 邢强;;道德判断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年04期

7 陈建兵;黄富峰;;论道德判断[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8 唐嘉荣;;汉语符号系统所传达的道德判断考释——以“德”、“仁”、“和”、“善”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徐平;迟毓凯;;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10 倪梁康;;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J];哲学研究;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晔;鲁铱;陈昭蓉;;判断视角和道德立场对道德判断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袁高依莉;何贵兵;蒋多;;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林斗秀;周璇;黄娟;张华东;李宏翰;;先前意图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私人意图与社会意图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权方英;李宏翰;;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吴慧红;;基于道德判断测验(MJT)在中国的调查研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潘亚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秋洁;洗洗手,你会更宽容[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柯锐;“富豪喝穷人奶”的伦理困惑和市场迷思[N];中国商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芳芳;情感卷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康乐;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瑞;清洁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薛时;我们如何做出道德判断?[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金戈;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和道德判断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任天旭;中国公务员与若干群体道德判断水平之比较[D];东北大学;2008年

8 欧晓莉;距离远近和关系亲疏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石超;论作为道德判断的“善意谎言”[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钟敏锐;受害者可识别性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5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55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