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及其出路: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发布时间:2017-11-08 06:09

  本文关键词: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及其出路: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危机 道德重建 伦理共同体 人的解放


【摘要】: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是全球社会和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的基本问题。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虽然对此有着共同的问题域,但理论视角却不同。康德的出路是在修正启蒙的同时推进启蒙,进行道德重建;黑格尔则欲批判和超越启蒙,走向了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伦理共同体;马克思将道德问题从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问题,走向了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转换。单独来看,各自都有积极意义;比较来看,马克思主义的路径更为深刻和根本。这提示我们,须走出西化和保守主义的陷阱,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南昌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对启蒙的批判及其意义研究”(14CZX006)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道德危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疟疾。成功地应对和克服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是当前理论界的重大课题。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虽然对此有共同的问题域,但是却有着不同的理论路径。探索和发掘他们的相关思想并作相应比较,揭示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转换,对有效应对现代社会的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道德危机的防范如此进行?——兼与《我国法学家的道德危机》作者商榷[J];民主与科学;2005年02期

2 郑高花;;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胡发贵;论生存压力与道德危机[J];唯实;2000年11期

4 陆建德;道德危机时代的良知[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5 宣云凤;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决道德危机的新思路[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6 黄明理,宣云凤;公德、私德及道德危机[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阎孟伟;;“道德危机”及其社会根源[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8 任蓓;;中国当前道德危机的成因与消解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1期

9 王匡;贺伟;;道德危机的社会维度分析[J];科技视界;2013年28期

10 齐辛;;中国大陆的道德危机[J];改革;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唐嘉荣;;左脑型教育导致道德危机[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宋晓光;;把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冲;有偿家教的实质是道德危机[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2 江苏扬力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林国富;走出道德危机是企业必修课[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长沙市开福区委副书记 沈裕谋;破解道德危机的思考[N];湖南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尚慧辉;透视道德危机[N];山西日报;2013年

5 孙连宇;用“国民文化”来拯救道德危机[N];沈阳日报;2011年

6 王新欣 肖潘;道德危机下的拷问[N];中国老年报;2011年

7 赵立兵 重庆文理学院;道德危机根源在于社会自生能力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山东财经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马慧茹;医治道德危机媒体大有可为[N];德州日报;2011年

9 王彬彬;公交车上的公德与私德[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陈听雨;金融业道德危机需强势监管[N];中国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剑文;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葛菁菁;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危机与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2 陈小彬;论我国当前的道德危机及其化解途径—道德现代化[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成华;现代性道德危机及其重构维度[D];苏州大学;2003年

5 徐椿梁;现代性道德:危机·特征·建构[D];苏州大学;2005年

6 何宇鹏;青少年道德危机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褚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5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55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