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伦理意蕴

发布时间:2017-11-13 16:2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伦理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异化劳动 伦理意蕴


【摘要】:马克思虽然没有伦理学专著,但却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并且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具有其整体性和连续性。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阐发的核心概念。尽管马克思在以后的著作中少有提及“异化劳动”这一概念,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延续和保留着他通过异化劳动所阐述的思想,可以说异化劳动是马克思著作文本中所阐发的最为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立足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内涵和意蕴,主体由三部分所组成。首先,分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基本内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在物相层面、主体活动层面、人的本质层面以及人的总体层面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并分析了产生异化的制度原因以及扬弃异化的具体途径。其次,阐释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中丰富的价值内涵和伦理意蕴,从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异化劳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这三个方面对异化劳动的伦理意蕴进行了阐释。再次,依据现实背景,针对当今人们在劳动价值观念方面的误区阐发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佐琴;;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文学教育(下);2009年03期

2 张金凤;丹建广;;从异化劳动的根源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存在[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7期

3 季水河;;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学术月刊;1983年02期

4 胡宝琛;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和所谓“社会主义的异化”[J];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01期

5 何荣贵;;要区别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庄渝霞;美的创造与异化劳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庄渝霞;后现代主义时期美的创造与异化劳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8 李红梅,李志英;扬弃“异化劳动”的具体形式,全面实现人的价值[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曹毅哲;杨玉;吴红蕾;;异化与信仰——从异化劳动的角度看人的信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张小伟;蓝常周;;论形上迷失与异化劳动[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孔润年;;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伦理学意义[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戴生岐;;从异化劳动到实践: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孕育和形成[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周树智;;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大标志——兼评黄楠森先生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论的否定[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赵润琦;;劳动与异化劳动[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肖恩·塞尔斯;高雯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张莉;;异化劳动与休闲关系的探析——基于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思考[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8 张卫霞;;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及审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札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学明;今天,我们究竟如何看“劳动”[N];文汇报;2006年

2 李惠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产权[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青;马列劳动思想及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继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与生态危机[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龙;劳动与自由[D];山东大学;2015年

3 费婷;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加缪“荒诞”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昊坤;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安平;论马克思劳动视域中人的三种存在样态[D];吉首大学;2015年

6 王芳梅;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诠释的当代路径探究[D];江南大学;2016年

7 赵欢;异化劳动及其根源探论[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8 周强强;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伦理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孙成竹;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佳灵;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及其当代意义[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1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81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