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义视野下君子之“大”人格探析
本文关键词:世界主义视野下君子之“大”人格探析
【摘要】:君子人格植根于儒家文化,位于其人格修养的基本层次。君子之人格,若用一个字去描述,那就是"大";用两个字描述,就是"大人"。中国文化中之所以始终有"君子"之追求,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始终没有放弃"大人"之理想。君子之人格止于道德修养层面显然不够,需要上升到天地层面的"大"境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大"人格才能彰显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大人"之世界主义视野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在全球伦理建构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25
【正文快照】: 一、中国之君子传统“君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概念,最初是指统治者或皇朝贵族。到了孔子时代,君子的概念虽然仍保留有身份地位的痕迹,但以道德品质为内涵的特点愈发突出。在儒家文献中,君子这个概念是可以与“士”“士大夫”“大丈夫”“仁者”“贤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汉思;全球化时代的全球伦理[J];中国宗教;2001年01期
2 崔建霞,孙美堂;“全球伦理”的两难[J];人文杂志;2002年01期
3 孙美堂;全球伦理如何可能[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林心雨;全球伦理的可能性探究[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J];学术界;2002年06期
6 萧俊;;全球伦理与中国政治现代化[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2年00期
7 卢云军,陈建东;全球伦理的建构何以可能[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张耀南;中华文明的世界主义对于构建全球伦理可有之贡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李萍;中西伦理传统与全球伦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翟振明 ,冯平;为何全球伦理不是普遍伦理[J];世界哲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行音;;全球伦理思想及其共同道德价值观教育发展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N];中国艺术报;2000年
2 何怀宏(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全球伦理的缘起和论证[N];中国艺术报;2000年
3 章启群(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全球伦理,可能吗?[N];中国艺术报;2000年
4 鲍宗豪;数字化与全球伦理[N];光明日报;2004年
5 肖俊;全球伦理与中国政治现代化[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博士系德国图宾根全球伦理基金会秘书长 Stephan Schlensog 斯蒂芬·施伦索格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利徐学社译校;作为文明对话基础的“全球伦理”[N];文汇报;2010年
7 记者 喻静;学界名人探讨“全球伦理”[N];中国艺术报;2000年
8 孔汉思;中国传统伦理为全球伦理提供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朱林生(作者单位:柳州市鱼峰区委组织部);创新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内容[N];广西日报;2006年
10 付小悦;人类最后的屏障[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艳娟;试论全球伦理实现的现实基础与实现途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颜飞;对全球伦理思想产生原因的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治武;构建“全球伦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全球伦理构建[D];华侨大学;2007年
5 付江;汉斯·昆的全球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杨凯一;全球伦理可能的路径[D];苏州大学;2007年
7 罗孙可;论汉斯·昆全球伦理构想的人性论基础[D];四川大学;2007年
8 吴艳;全球伦理运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裴森;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伦理——“普世价值”问题的理性省思[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91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9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