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慎言”观对当今语言道德建设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孔子“慎言”观对当今语言道德建设的启示
【摘要】:孔子"慎言"论是基于对语言功能的认识,他主张言行要合德、合礼、合宜。当今多媒体时代语言污染、语言暴力现象严重和官员雷言雷语频出的情形下,重申"慎言"思想有其现实价值。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语言伦理思想,提出了“慎言”的语言交际原则,明确了“慎言”的内涵,即言忠信、言合礼、言合宜等。借鉴孔子“慎言”的思想以治理当今官员、名人乃至百姓的言语偏差,必将有所裨益。一、孔子“慎言”观的内涵孔子从君子的身份特点要求:“君子一言以为知,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月荣;宋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宁克俭;;释《论语·学而时习之》[J];大众文艺;2014年24期
3 张亘稼;;《淮南子》论人性的弊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赵炳清;;略论《中弓》篇孔子“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高清宇;;孔子的公私观研究[J];学理论;2014年28期
6 殷恺;李玉民;;《诗经》中的牙齿审美思想[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张小芳;;先秦儒家农业思想简论[J];农业考古;2015年03期
8 宋辉;;对《淮南子》中“君王论”之解析[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5年02期
9 张荷;赵立敏;詹王镇;;论佛教与中国古典小说立意、取材及创作技法的特质呈现[J];兰州学刊;2015年10期
10 陈科华;;“中”“和”思想与“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J];求索;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佳;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肖超;早期基督教史学探析(公元1-4世纪初期)[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小磊;《论语》语录体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2 王磊;《淮南子》与《吕氏春秋》传承关系考论[D];山东大学;2014年
3 王夏群;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鬼神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孔子的娱乐化[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8年11期
2 陈敏;;孔子心理思想的现代社会价值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11期
3 李福军;;试论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J];孔学研究;2009年00期
4 冯翔;;孔子“平反”记[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10年02期
5 阎海东;;美国为什么纪念孔子?[J];世界博览;2010年04期
6 ;真实的孔子[J];农民文摘;2010年04期
7 张墨宁;;“围观”孔子[J];文化月刊;2010年10期
8 秋风;;你可能不认识的孔子[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4期
9 杨小红;;例说孔子思想的传承[J];中学生天地(C版);2012年04期
10 陈晨;;从孔子的“仁”解析当今社会的“麻木不仁”[J];黄海学术论坛;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飞;;必也正名乎——试论孔子研究中的是与非[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杨爱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议[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刘家贵;;孔子经济思想散论[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杨爱民;;试论孔子的主流文化建设思想[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荣;;孔子“仁”学新解[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丁绍仲;;浅析孔子的勤劳致富思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杨德华;;论孔子“信”的思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樊泳湄;;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任才;;孔子学术研讨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爱民;;略论孔子的激励思想[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N];解放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蓓蓓;鲍鹏山:对孔子要怀着敬畏之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佛山日报评论员 陈莎;《孔子》:镜头让历史活起来[N];佛山日报;2014年
4 侯博觉;我们离孔子有多远[N];深圳特区报;2014年
5 赵家治;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N];吉林日报;2014年
6 黄家章;教师节更宜定在孔子诞辰日[N];深圳特区报;2014年
7 佛山日报记者 王紫君;孔子思想指引世人向善向美[N];佛山日报;2014年
8 李传根;孔子从荧屏走来[N];北京日报;2003年
9 周文彬 杨健;美国人眼中的孔子之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陈德述认为:孔子思想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圣;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3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军政;从“义以建利”到“志于道”[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邢千里;中国历代孔子图像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9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从《论语》看孔子思想的遇挫[D];山东大学;2008年
2 牛冠恒;孔子教育目标的再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温召贤;农耕文明与孔子孝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斯思;孔子“成人”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苗磊;孔子“学”思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金花;文化人格美学视野下的孔子人格魅力[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红春;论孔子人生审美化的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齐文杰;论孔子的人学[D];河北大学;2008年
9 白梦安;论《论语》中孔子的非理论性思想[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李丹丹;《季庚子问於孔子》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2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9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