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悬崖”与“麦金太尔之问”——兼论儒家“分—和”理论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17 00:11

  本文关键词:“环境悬崖”与“麦金太尔之问”——兼论儒家“分—和”理论的现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财政悬崖 环境悬崖 麦金太尔之问 分—和理论


【摘要】:美国"财政悬崖"的现象点燃了"悬崖"的概念词语范式。"悬崖"以学术时尚的方式成为一种"形式观念"。虽然在"环境悬崖"中,"悬崖"仅仅是一种形式,但是其本质则是一种谈判行动机制。但是"环境悬崖"毕竟涉及不同的伦理主体,因此必须进行"麦金太尔之问",以批判地拷问在问题解决中的公正平衡。此外,"麦金太尔之问"表明,这一机制内在地要求一种古老的儒家道德哲学智慧,即在《荀子·王制》中具体阐释的"义"以"分—和"的智慧。这要求在"环境悬崖"中,在合于时代条件的"义"之框架下,达到有效的"分—和",以差等而统筹的方式有所实际地解决公共而共同的环境危机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的"麦金太尔之问"建设性地要求明确,在环境危机问题的实际解决中,这些伦理主体究竟应该在什么样的"义"之框架下,以什么样的差等而统筹的"分—和"方式与"环境悬崖"相关,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行动,从而在"环境悬崖"中维护尽可能的公正伦理平衡,聚合出尽可能广泛的"现代人类"的伦理力量。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引言历史的发展与比较以及学者们的反思和大众的直接感受表明,现代文明是一种所谓“祛魅”的文明。这典型地体现在现代人的意义流失或丧失的体验上。所谓的后现代文明,从其目前的表现来说,也只不过是对这种意义流失或丧失的非建设性的反动或反应/映。从现代文明发生以来,以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麦金太尔的美德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马雪影;;浅析希腊传统德性的内在分裂——兼论麦金太尔的德性复兴[J];哲学动态;2012年06期

3 党永强;德性的困境及其超越──对麦金太尔德性观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肖士英;现代德性准则立足点与结构的反思──麦金太尔现代德性准则观批判与重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龚群;麦金太尔论给予和接受的德性[J];伦理学研究;2004年01期

6 秦越存;;麦金太尔美德概念的建构及其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7 冉新;李群山;;麦金太尔与罗尔斯之正义观比较[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8 史艳红;;麦金太尔的新德性观[J];黑河学刊;2008年01期

9 谢礼圣;;依赖性:麦金太尔伦理学的理论归宿[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伍志燕;;德性:为何,何为——麦金太尔的德性之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永翔;;麦金太尔的泛亚里士多德主义谬误——以分析荷马史诗的αρετη观念为例[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张言亮;麦金太尔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亢丽娟;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2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清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蕊;重述的历史和历史地叙述[D];华侨大学;2012年

2 杨述刚;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孙艾娣;论麦金太尔的德性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高兴臣;麦金太尔的德性论评介[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张亚丽;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文静;麦金太尔德性伦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徐妃妃;麦金太尔美德实践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8 陈升磊;麦金太尔美德伦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张言亮;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道德哲学的批评[D];清华大学;2006年

10 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9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9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