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偏好: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融合统一的中介
本文关键词:道德偏好: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融合统一的中介
【摘要】: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受到当代学界的高度关注。规范伦理成为现当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性框架和德性伦理被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规范伦理迫切需要德性伦理的支持。如何实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统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道德偏好不失为联结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实现二者融合统一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社会科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X092)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项目(STF12019)
【分类号】:B82-067
【正文快照】: 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来看,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和学说派别可谓纷然杂存。享乐主义与禁欲主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情感主义与直觉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动机论(或义务论)与目的论(或后果论)、美德论和规范论、元伦理学、境遇论,如此等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小亮;韩涌泉;;“唯物史观”视角下偏好演化及其应用分析——基于“生产方式—人的本质—个体偏好”互动演化[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政治协商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成瑞;;普世伦理可能吗——从恩格斯的道德论述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4 李学锋;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价值教育浅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陶新宏;;老子生态智慧的特点及局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谢晖;论诠释法律的意义整合[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7 孙威,金承哲,孙立涛;体育伦理的哲学探究——从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寻求体育科学发展的永恒信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8 吕耀怀;网络伦理:本土资源与全球性道德共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晓朝;;文化视域下的宗教与全球伦理[J];博览群书;2002年04期
10 李磊;张彭松;;试论宗教信仰的伦理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田文利;;论国家伦理是警察伦理存在的正当性基础[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琅琅;;信息哲学视域下的网络伦理建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秦行音;;全球伦理思想及其共同道德价值观教育发展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田文利;;论给付行政的伦理基础[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喻文德;责任原则: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大为;公共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妹;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宽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伟卫;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伦理冲突及其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丹;亚当·斯密同情理论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玉琛;普世价值的理性诉求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亚美;伦理共同体的构建及其维系[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志强;;制度及其演化的一般理论[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2 周小亮;笪贤流;;偏好的争论、拓展与融合:理论假说与初步探讨[J];经济评论;2009年06期
3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4 杨春学;;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斯洛特;王旭凤;孙少伟;;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J];世界哲学;2010年01期
2 李杨;许诺;;德性、德性伦理和德性精神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3 张佳;;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4 聂文军;;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复杂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戴兆国;德性伦理何以可能[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任剑涛;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7 寇东亮;德性伦理与和谐社会价值观的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李琦;;论“德性伦理”研究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9 郑炳心;;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与反思[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4期
10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思想探讨[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通;;透视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从《追寻美德》谈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耀怀 曹志红;走向德性伦理[N];光明日报;2001年
2 康健;从德性伦理到制度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3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中之;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反思[N];光明日报;2013年
4 文/张灏;1895年,近代文化思想的转折点[N];文汇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3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德性伦理的复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佳;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盛旭;论当代生命伦理学中的德性伦理的回归[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蓉芬;德性伦理视域下的教育惩戒[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晓云;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程艳;孔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胡yN峗;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杨;德性:生存之道[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张西方;教师德性伦理及其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吕如峰;规范异化现象之解[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8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9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