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古代育人思想的德育价值品赋

发布时间:2017-11-18 19:05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育人思想的德育价值品赋


  更多相关文章: 终极关怀 育人思想 德育价值 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做人"的终极信仰和精神道统,形成了完整的育人价值体系。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下,中国传统文化设定了"弘道求圣""群己合一"的德育价值目标,构建了以"盛德"和"大业"为主导的德育价值取向,指引人们修心养气、知行合一,以心灵生活体认不朽;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民族精神高扬不朽,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统一。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研究”(16CKS042)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育人思想以德治、教化、修身为本,以内省慎独、知行合一、见贤思齐为方法,引导人们自觉自主走向成仁成圣、天下大同的终极大道,达到礼乐通达、讲信修睦的理想社会状态。目前,学术界多从学术史或古代典籍角度对传统育人的内容、方法、途径给予高度关注,从终极关怀意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豫;论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价值主体[J];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2 彭继红;;德育价值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3 李正权;简论大学生的德育价值取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4 庄雪茹;;“浸润式”教学方法的启示——浅谈“沉浸式”教学方法的学科德育价值[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5 曾楠;;论我国德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J];求实;2009年11期

6 王玉香;;工具性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德育价值功能的再认识[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邓才彪;;德育价值浅析[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8 章姚姚;;试论德育价值的取向[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王云海;樊泽民;黄飞;;高校大型学生活动德育价值探析——以我校国庆60周年大型学生活动为例[J];大家;2010年20期

10 李伟言,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泽华;;国学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照看心灵,仰望星空[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张亲霞;;西部大开发中高校德育价值理念的选择[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大学教师 周云;心理教育不能有违德性[N];东莞日报;2010年

2 苏玲娟;浅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渗透[N];钦州日报;2009年

3 ;新音乐课程漫谈(五)[N];音乐周报;2002年

4 李占维 深州中学校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N];衡水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积极德育价值取向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百军;规范教育的德育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孔祥博;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其德育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永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徐红欣;试析《论语》的德育价值[D];河北大学;2006年

6 张宏超;童话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梅;高中诸子散文德育价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静;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苏州大学;2014年

9 施吉瑞;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尚小军;建国后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德育价值取向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0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00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