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缺失抑或转化:后乡土社会孝道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7-11-19 10:05

  本文关键词:缺失抑或转化:后乡土社会孝道的嬗变


  更多相关文章: 后乡土社会 孝文化 嬗变


【摘要】:我国农村正经历着由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型的过程,农村社会呈现出高度流动性、半熟人社会和现代气息浓厚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孝道作为乡土社会中的一个核心认同体系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主要由家庭内部私人关怀演变为多元主体的网络支持体系,由持续性供养转变为"碎片化"的临时照料,道德性的价值规范和公共性的法律制度相结合等。这都在不同程度上瓦解了传统孝道的内在基础和外在表现,从而引起了对当前孝道的缺失抑或转化的激烈讨论。不论是孝文化实质上的缺失导致孝道的沦丧,还是表现形式上的转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都应该正视后乡土社会中传统孝文化认同的日渐式微,更重要的是要用新的时代精神重塑农村孝文化认同体系。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后乡土社会农民文化认同的嬗变与重塑”(2015-zy-153)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孝道作为我国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规范,在传统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至今依然对农村的社会伦理秩序和道德评判标准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转型,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或新乡土社会转变,引起了一系列农村社会活动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一方面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冬雪;;乡土社会:时代的伤口——从《中国在梁庄》到《出梁庄记》[J];红岩;2013年04期

2 邓红蕾,胡海洋;乡土社会调解的法律文化学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旭;;乡土社会普世性王权的行政权形态与功能[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5年00期

4 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从“后乡土社会”视角[J];青春岁月;2013年08期

5 范海玲;乡土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赵旭东;;费孝通的“乡土社会”何去何从[J];社会观察;2010年11期

7 王克昌;;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农村地区汉族祖先崇拜变迁——以西宁市逯家寨村为例[J];丝绸之路;2011年04期

8 张柠;;乡土社会血缘传承中的异端形式[J];花城;2005年06期

9 张柠;;乡村女性的变态人格和神秘权力[J];花城;2005年02期

10 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J];中州学刊;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小云;;“守土离乡”中的性别失衡[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2 覃爱能;;用传统美德教育引领农村学生融入乡土社会[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C];2011年

3 费孝通;;历史·现实·理论——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4 孙海波;;想象法律:兼评《马背上的法庭》[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5 姜裕富;;村规民约的效力:道德压制,抑或法律威慑[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荣;;灵验与认同——对京西乡村天主教群体日常生活的考察[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快速城市化导致“去根化”社会[N];中国经营报;2011年

2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昕;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动司法模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构建中国乡土司法[N];法制日报;2012年

4 赵华宾;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村民自治 [N];中国社会报;2002年

5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 李玉文;乡土社会重情重理 贴近群众案结事了[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乡土社会”:渴盼法律知识的及时雨[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潘怀平;“乡土法官”话语的引入与图景[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夏玉珍 刘小峰;费孝通与“熟人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杨文文;学者把脉:乡民艺术路向何方[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记者 卢晓平;乡土社会是产业资本危机软着陆载体[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俊秀;现代乡土社会解读[D];武汉大学;2010年

2 郑人豪;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吕德文;治理钉子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芳;新乡土社会中礼治和法治的冲突与整合[D];江苏大学;2010年

2 杨斌彦;后乡土社会国家法角色定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思明;民间信仰:乡土社会的“热闹”在延续[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李红梅;超越乡土社会:大都市近郊村社共同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志永;乡土社会法律缺失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卞胜军;乡土社会礼俗消费现象的解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俊蕊;乡土社会中的调解和审判[D];湖南大学;2007年

8 耿鹏鹏;博弈、妥协与重建[D];山西大学;2012年

9 周琦;乡土社会纠纷调解之研究—一个个案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邓勇;农村经纪人主导的市场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03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03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