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私学对《颜氏家训》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论古代私学对《颜氏家训》的影响
【摘要】:古代私学与家训的发展对《颜氏家训》影响很大,《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私学和家训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与私学和家训的发展密不可分。《颜氏家训》是此前私学教育和家训集大成的标志,从《颜氏家训》之中,可以看出我国私学和家训教育发展的大致特征。同时,从私学的发展特征也可以看出《颜氏家训》出现的必然性。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文学院;临沂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教育子孙立身处世而撰的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家训类集大成的著作。自问世以来,即被看做是家教规范而倍受后人推崇。《颜氏家训》代表了六朝时期家训的最高水平,是古代私学和家训教育发展的结果。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开始于春秋中叶。在封建制度兴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祥渝;;六朝暨丹阳地域山水文化浅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7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8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明山;;“七篇大论”的撰著年代及其学术地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莉;《颜氏家训》的人生智慧及其现代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高洪云;刘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意义[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3 程尊梅;;《颜氏家训》文化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5期
4 李洪晓;;父辈的叮嘱——《颜氏家训》中的社会思想[J];中国研究生;2011年12期
5 王连儒;许静;;《颜氏家训》中的女性生活状况及女性教育观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钱国旗;;乱世中的生命追求——论《颜氏家训》的贵生思想[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张荣;陶新艳;;《颜氏家训》对《三言》家庭教育观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8 钱国旗;;血脉传承与扬名显亲——论《颜氏家训》的齐家之道[J];孔子研究;2007年04期
9 符得团;;《颜氏家训》对古代个体品德培育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化[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钱国旗;《颜氏家训》的社会批判思想——论颜之推对不良士风及学风的揭露和批判[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国旗;;学问修身与文化传家——论《颜氏家训》的勉学重教思想[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耐冬;优美门风:家训文本与精神传承[N];光明日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 林琳;家风:不该被遗忘的“财富”[N];工人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方;《颜氏家训》及其伦理内涵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永胜;《颜氏家训》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文娟;二十世纪以来《颜氏家训》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健;哲学视域中的《颜氏家训》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邵明娟;《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袁时萍;《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及现代启迪[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孙丽萍;颜氏家训文献学成就及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D];南华大学;2014年
9 程尊梅;《颜氏家训》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6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0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