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利的人性
发布时间:2017-11-22 08:00
本文关键词:超越自利的人性
【摘要】: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犯罪问题、生态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最终与人有关,因此,研究人性,以期引导现实中的人的行为,进而改造社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同时,人性作为伦理学得以构建、生成的土壤,对于人性的研究必将有益于夯实伦理学的基础,以便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发挥其道德引导作用。关于人性的研究,可以紧紧把握人性是人的本性这个观点,由这个观点可以得出人性使人成其为人且人性内在于人的生命,又由于人通过其自身的行为塑造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成其为人,所以人的行为是人性的外在表现。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研究人性。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具有自利的特性,因此人性是自利的。自利无关善恶,引导人超越自利也不是因为自利是恶的,而是因为依循自利的人性,可能产生一些妨害他人继续存在的行为,而这与人性作为使人成为人的生命本性相违背。生命实践对于人性的诠释并不局限于某一个人,人性是人的本性,如果不能继续存在,人就不能成为人,这与人性相违背。因此,需要对自利的人性的展开作出限制,使依循自利的人性而妨害他人继续存在的行为不再发生,这就是对自利的人性的超越,这种超越并不否定人性是自利,而是对通过人的行为而在社会实践中展开人性的过程作出限制,这种超越其本身是对人性的再肯定,因为这种超越是为了维持人的继续存在,使人成为人。为了限制人的行为,以超越自利的人性,可以通过价值观对产生价值观念的进程作出引导,进而形成符合一定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个价值观念对人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以便在展开人性并发起某种行为时,指导人的行为。超越自利的人性,有利于减少妨害他者继续存在的行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嘉映;生物社会学与道德问题[J];浙江学刊;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江;超越自利的人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13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1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