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香港社会的公民道德主题
本文关键词:当代香港社会的公民道德主题
【摘要】:香港社会的公民道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剧烈社会运动和由此引起的港府社会建设之后形成的,主要内容与市场自由、法治等观念相关。1997年香港回归后,选择留在香港的国民放弃了"难民""过客"的心理,开始关心本土居民。2003年初爆发的SRAS强化了香港人的连带意识和共同利益感,加速了"我们香港人"意识的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开始流行,这导致当代香港公民道德日益强调民主、自主、地方文化等主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现代化视镜下中国公民道德探析”(11JHQ043)
【分类号】:B822
【正文快照】: “公民道德”主要包括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及家庭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公民所应履行和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广义上涵盖了一般公民的基本道德共识与认知。这种共识或认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具有时代特色。我国香港地区公民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雷;;试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基于社会建设的视角[J];实事求是;2013年05期
2 王英姿;纪春;;试析宗教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高亚芹;;“共同体”概念的学术演进与社区共同体的重构[J];文化学刊;2013年03期
4 池忠军;;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德性之维[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5 钱丽莎;;关于毛泽东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探索的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致江;;统筹贵州城乡社会建设的历程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陶学荣;;加强社会建设与和谐治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韦志芬;;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启示[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楠;新时期党的社会建设创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丽静;李先念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吴儒忠;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分析与思考[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刘洪波;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丽敏;邓小平的“社会建设”思想探析[D];华侨大学;2014年
7 陈智;当代西欧民生理论及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57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5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