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发展
本文关键词: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发展
【摘要】:人类现有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需要从生态伦理的视角下反思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度,需要调整人类的行为,遵循自然界的生态伦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追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用生态伦理的道德规范引导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活动,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 武汉工商学院;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伦理一般是指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身的发展乃至存亡产生了巨大威胁。因而,在生态伦理视野这些关系的准则。生态伦理则指的是人类与其所生存的自之中,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然界的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准则。通常是系,人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杰;曹邦英;涂文明;刘应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经研究[J];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仁杰;冯纪科;;试论我国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2 叶华;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3 叶华;;推行循环经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4 陈也奔;赵小茜;;环境伦理学价值关系的评价——论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理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5 陈也奔;;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看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6 陈也奔;;环境伦理学的双重价值理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7 陈也奔;;从摩尔的理论看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8 张赢;刘子建;;产品设计中基于伦理学的人机内容研究[J];包装工程;2009年04期
9 王杰;;生态伦理视阈观人类中心主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张光闪;;关于环境问题的伦理学思考[J];沧桑;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任巧华;;论美国《环境—行为》杂志环境保护研究主题的扩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吴苑华;;生存生态学:马克思生态学的“原码”思想[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4 王新;蓝文艺;;中国环境行政管理伦理:伦理原则归纳[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5 闫金明;;中国环境立法的伦理抉择——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殿虎;;论自然资源价值的补偿[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4年
7 李青;刘派;;简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观[A];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C];2013年
8 刘沛妤;;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以水为例[A];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4 孙燕华;当代台湾自然写作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5 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于文轩;生物安全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娟;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的生态转向[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党国慧;我国火力发电引发环境问题的伦理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及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范花香;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忠浩;环境协议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向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伟;我国公民生态伦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平;曾永明;;四川省农村循环经济区域模式探索[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2 方杰;张婷;刘应洪;史晓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实现四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6年06期
3 蒋娟;苏智先;兰英;;四川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环境;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平;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田海平;谁能够遵循生态伦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洪波;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4 彭锦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5 丁祖荣;朱棣;;论生态伦理与环境消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6 刘小勤;当代中国生态伦理思潮理论探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吴妍,赵哲远;论生态伦理及其价值取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吴细玲;对三明市企业生态伦理的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金凯;关于当前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熊小青;生态伦理何以可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4 卢武强;;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吴春红;余超波;;重塑生态伦理 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东生;罗艳梅;;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众生态伦理教育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泽;;把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8 李睿璞;卢新海;喻燕;韩t,
本文编号:1259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5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