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曾国藩孝道思想

发布时间:2017-12-14 10:16

  本文关键词:论曾国藩孝道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曾国藩 孝亲 睦邻 先孝后忠


【摘要】:当今社会,不孝的现象频频出现,这就引发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重新思考。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所倡导的"孝为家和之方""睦邻为和家之辅""先于孝而后于忠"等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研究”(2016M59268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儒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SC15C022) 四川省2016年度政务调研课题“四川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先进文化建设研究”(WLWH15-8)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百善孝为先,尤其在养老机制尚未健全、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的当今社会,弘扬孝道就显得更加重要。作为著名的儒学家,曾国藩无论是对孝道理论的阐述还是对孝道的践行,都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孝为家和之方曾国藩十分重视孝道文化,在他看来,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崇恒;志平;叶健;小文;李翔;;奉献——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黄文明[J];学习导报;2006年10期

2 卢甲甲;;孝亲从童年开始[J];商周刊;2013年12期

3 葛维春;现代社会孝亲问题之沉思[J];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杨俊;匛益之孝亲观[J];宗教学研究;2003年02期

5 陈思炳;;但愿“孝星”满天宇[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01期

6 向江;;湘西土家族孝亲伦理观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7 卢甲甲;;父亲节里话孝亲——亨达成功举办“致老爸”对话行动[J];商周刊;2013年13期

8 李高润;初探孝道之继承[J];孝感教院学报;1994年00期

9 陈延斌;;中国古代家训十六要[J];资料通讯;1996年04期

10 刘慧敏,刘余莉;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昊锡耕;;孝亲敬老与道德建设[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马君斌;;浅谈“孝道”的源流及现状[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关颖;敬老孝亲 重在示范儿女[N];中国妇女报;2013年

2 李宝库;把孝亲敬老故事列入教材[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记者 李琼燕 通讯员 王欣;成建礼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称号[N];陕西日报;2013年

4 郭元鹏;何不把孝亲节日熬成一锅“黄金粥”[N];长沙晚报;2013年

5 王荣海;孝亲敬老教育迫在眉睫[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马紫燕 侯烁;我州23人成全国“孝亲敬老之星”[N];伊犁日报(汉);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克新;儒家孝亲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的失范与重建[D];东北大学;2014年

2 向阳;土家族传统孝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吉首大学;2008年

3 高岩;当下中国农村孝亲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王瑜;我国独生子女孝亲困境的伦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7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87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