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德伦理视域中“雾霾”的道德责任考量
本文关键词:环境美德伦理视域中“雾霾”的道德责任考量 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雾霾"是多元主体在纵向时间中行动产生的后果,它具备一般环境问题所存在的道德责任难以衡定的特征,无论是后果主义还是道义论都无法为该问题提呈一致的责任举证方式。环境美德伦理强调行为者在环境行动中必须拥有稳定的德性品质,强调行为者所在共同体必须具备优良习俗和正义制度。从实际效果看,环境美德伦理在应对类似"雾霾"的环境问题上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理论优势,它能够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持久的规范保证。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亚里士多德德性类型及其统一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CZX050) 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SKGC-QT08)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亚里士多德在第一次提及与系统讨论伦理学时,就将这门学问定位为实践之学的下属分支,其目的在于求得现实之人能够获得的善〔1〕16(1096b35),故直面“当下”与“此处”所存在的实践困境是伦理学的使命要求,对现实问题进行合理的道德反思与伦理规约成为伦理研究与道德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庆超;;道德行动理由论争与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模式[J];道德与文明;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薛雯;“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王艳;;道德教育蕴涵价值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习胜;;国外“道德悖论”研究概要与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徐佳;;技术意志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9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卫华;;德性与道德责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彭定光;;论政府的道德责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玲;;道德:公民的责任[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4 鲁新安;;价值冲突下的道德责任能力建设[J];学术研究;2007年08期
5 郭金鸿;;道德责任研究的现代诉求[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郭金鸿;;道德责任判断的三重根据[J];中国德育;2009年08期
7 刘占峰;陈丽;;集体道德责任研究的当代论争[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8 章建敏;;道德责任的界定及其实现条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9 高湘泽;;“道德责任担当”三题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闫林霞;;道德责任的可公度性及有限性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娟;重建道德责任的理论初探[N];光明日报;2009年
2 任银睦;责任时代的伦理反思[N];青岛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道德与良心的美好塑造[N];兵团日报(汉);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顺华;当代社会道德责任之探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朱涛;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秦亚丽;科学家道德责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爱玲;个体道德责任浅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娟娟;论道德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迪;基于恐惧的道德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逸铭;生态伦理学视域中人的道德责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江雪华;媒体道德责任探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贾佳;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道德责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平平;食品安全的社会道德责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6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1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