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走出对道德与经济基础关系认识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7-12-26 21:06

  本文关键词:走出对道德与经济基础关系认识的误区 出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 经济基础 生产力


【摘要】:学术界对经济基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把经济基础看作经济水平、经济条件即生产力,认为生产力直接决定道德,不理解生产力对道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从而无法说明人的私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无法说明道德的阶级性,看不到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对道德的影响,夸大了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Abstract]:The academ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base has a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as economic level, economic conditions such as productivity, productivity directly determines that morality is indirect rather than direct effects on produc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the moral, thus unable to expla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private, can not explain the class morality. Not to see the effect of political ideology, political system of morality, exaggerate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morality.
【作者单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理解的不准确,而导致对基本理论认识的偏差,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而教师自身往往意识不到,在教学中必然会逻辑混乱,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本文以“经济基础”这一基本概念为例,说明教师自身一定要加强理论修养,要扎扎实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任冬冬;;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内涵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练庆伟;;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概念的形成及蕴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兆雪;刘勋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光辉典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冷铁铮;;经济学基础概念(2)[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9年04期

2 王小胜;反诘《对艺术的诘问》[J];西北美术;1997年04期

3 蒂莫·马伦;汤黎;;地方性:生态符号学的一个基础概念[J];鄱阳湖学刊;2014年03期

4 范庚桥;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帆;选好教材:司法考试成功的第一步[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汉祥;融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亚蒙;环境史学的基础概念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3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