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民道德——“公民”与“道德”的对话
本文关键词:理解公民道德——“公民”与“道德”的对话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民道德 公共道德 公共领域 价值期许 践行维度
【摘要】:作为公民伦理规范的公民道德,依据公民行为的范围和性质以及来自于生活领域的分域看待,即公民道德本身的不同侧重,可以区分为"公民的道德"与"(公民)公共道德"的双重意蕴。而公共领域因其所具有的公共性、自由开放性、交往实践性和商谈伦理性等精神特质,不但成为公民公共道德的真实存在之域,更与公共道德的价值期许之间有着融洽的契合与互动。而由公民道德的形上关照到形下践行,同样需要我们在对话的场域中给出理性而合理的看待,即公民道德的践行和提升,需要制度与法律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来自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期努力,需要公民在文化传统体认基础之上的道德自觉。
[Abstract]:Citizen ethics as a citizen's ethical norm is based on the scope and nature of citizen behavior and the different areas from the field of life, that is, the different emphasis of civic moralit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eanings: "civic morality" and "public morality". Because of its public character, openness and openness, communicative practice and ethics of negotiation, public domain not only becomes the real existence area of citizen's public morality, but also has a good agreement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public morality. By the citizen moral metaphysical care to shape the practice, we also need to give in the field of dialogue in rational and rational view, namely moral practice and promotion, need support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law, require long-term efforts from the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citizen in re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07)
【分类号】:B822.1
【正文快照】: 作为公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调节体系,公民道德规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以2001年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标志,更是将这一规范体系的内容系统化、建设明确化。但是,伴随着社会文化转型的不断纵深推进和生活领域的多维拓展,公民规范体系与公民行动之间、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原;信任与服从:公共道德的结构性要求[J];道德与文明;2005年04期
2 郝旭巍;;浅谈公共道德制度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2期
3 时卫平;;社会公共道德:社会全面发展的助推器[J];求知;1996年09期
4 彭富春;;重新唤醒人的良心[J];上海国资;2006年02期
5 ;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1998年S1期
6 梁静;;论法治理念语境下的公共道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黄滨;;晚清中国乡村的公共道德生活探微[J];伦理学研究;2008年01期
8 孙飞雪;;论公共道德与公共权力[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2期
9 李春成;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关系问题[J];现代哲学;2002年01期
10 李辉;;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公共道德路径[J];前沿;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原;加强公民公共道德素质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江汉大学政治学院院长 教授 李腊生;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的思考[N];湖北日报;2011年
3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版主编 刘波;拯救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N];华夏时报;2013年
4 曹林;拯救公共道德自公务员始[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5 陈尧;是谁令公德蒙羞[N];珠海特区报;2012年
6 丁大同;现代人应有的公共道德感:慈善精神[N];天津日报;2004年
7 达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办公室主任 杨仁明;摒弃“社会默许” 捍卫公共道德[N];四川政协报;2014年
8 特约记者 方芳;不应缺失的公共道德[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邵俊国 彭澄;用“强制文明”矫正不文明行为[N];太原日报;2013年
10 邓福寿;删除“地铁禁食”是审慎之举[N];湖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辉;中国的公民组织培育与公共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徐莉;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荣;新农村公共道德建设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2 庄园;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3 逄坤;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培育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胡素娅;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道德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武凌竹;网络社会的公共道德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谢国日;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公共道德问题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傅文轩;社会转型期下的公共道德重建[D];浙江大学;2013年
8 夏坤;社区公民公共道德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曹真;WTO框架下公共道德例外条款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清;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40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40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