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秩序建构中的道德责任共担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市场秩序建构中的道德责任共担机制 出处:《中州学刊》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内生规定性,同市场活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相辅相成、共生共长。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无为而治"淡化甚或排除市场秩序是极其有害的。我国市场混乱状况令人担忧,随之产生了诸多道德风险和社会隐患,是目前道德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追逐利润最大化、拜金主义是其深层根源,政府监管与政府自身行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公民个人操守存在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建立统一、开放、公平、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必须建构起以政府、企业、公民三类主体形成合力的道德责任共担机制。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建立健全市场秩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改革的一大课题。过去几十年,出现过市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值得认真总结教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秩序逐步走向正常化,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环境污染等直接危及人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瑞英;[N];光明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必定;;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徽文化的研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点体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程必定;;徽文化的基本价值及其现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代恒猛;经济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的“二律背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张玉阁;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思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龚天平;何为芳;;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晓智;;经济发展的哲学、目标与模式——以制度经济学为研究视角[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7 许秋星;;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8 闵维方;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孙欢;廖小平;;政治参与主体的伦理维度——兼及环境伦理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许柏林;;新“国之四维”初论——关于加强法制建设与加强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俞新天;;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高国希;;企业责任的伦理气候[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7 董正华;;全球化的歧义与真实历史进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心合;;公司价值取向及其演进趋势[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光华;万文佳;;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及评价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雨;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伟英;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企业裁员与对员工社会责任的担承[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红;论我国道德风险行为的制度性因素[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田娟娟;;后金融危机时代重释道德风险的内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11期
3 刘子卫;祝锡永;;工程项目中的道德风险研究[J];建筑;2006年24期
4 张完定;治理结构中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5 李莉;“道德风险”的控制与市场道德的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6 袁安照;道德风险、公司理论及其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7 洪浩;;华尔街黑洞——道德风险VS制度防范[J];华商;2002年Z1期
8 刘梦如;市场秩序与伦理精神[J];现代哲学;2001年02期
9 杨俊凯;杨文兵;;论道德风险[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10 潘自勉;道德自律与道德风险[J];哲学动态;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飞;;金融危机中政府注资道德风险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泽应;贺志敏;;常修为政之德[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赵润琦;;论自觉理想的本质和功能[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高兆明;;耻感与自由能力[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郑丹平;;追求崇高——从孔子主体性道德观说开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8 李锐;;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蔡正发;;说“忠”[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光宇 迟学芳 ;树木有道德身份吗?[N];浙江日报;2005年
2 高兆明;耻辱与自由能力[N];光明日报;2006年
3 陈忠;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达地区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汉秋;和谐文化 宅心仁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甄言;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N];北京日报;2008年
6 乾羽;行业道德培训应强调规则意识[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东南大学;2006年
2 裴传永;中国传统忠德观的历时性考察[D];山东大学;2006年
3 倪素香;善恶论[D];武汉大学;1998年
4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平;政府或有债务中道德风险及其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冀军;银行业道德风险的经济学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李涛;网络社会伦理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晔 ;道德风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慧丽;个人的绝对自由与道德责任[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志;道德恐慌与道德恐慌中的媒介角色[D];兰州大学;2008年
7 韩来敬;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伦理[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鑫;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及定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李琏;生态文明视域下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聂火云;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52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5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