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国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30 11:40

  本文关键词:美国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大众文化 核心价值 文化产业


【摘要】:美国文化是一种由文化精英介入和推进、与精英文化紧密结合的大众文化,有如下一些发展经验和特点:将社会核心价值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并形成文化商品,使美国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源泉;精心设计体验式、参与式活动经济载体,增强文化产业的吸引力;政府积极引导、规范和支持民间捐助,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物质保障。这种大众文化为美国向全球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开辟了道路,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分类号】:B824.5;G127
【正文快照】: 2011年,我随北京市第十一期赴美文化经营管理培训班到芝加哥、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最大的感受是关于美国文化的特征。美国文化是一种快餐式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门槛低、几乎人人都能介入、体会、享受的大众文化。但它又不能被视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也夫;;当我们遭遇温饱——贵族文化与大众文化[J];书摘;2007年07期

2 芝崎好文;贾玉麟;;关于“大城市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8期

3 朴莲玉;;试论黑龙江省朝鲜族的大众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03期

4 熊黎明;大众文化研究的基础:文本细读[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5 张文红;别有新识天地宽[J];前线;2003年07期

6 李广琼;信息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形态[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答赵勇博士[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8 刘水平;大众文化合法性的取得及其理论资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刘庆,冯兰;“共济神话”的解读: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研究述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卢美新;;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群众文化的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明俊;;大众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王向峰;;辽海讲坛第二讲 大众文化的根性与易境之改塑[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朱效梅;;以邓小平理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艳雪;;从消费文化中构建积极的大众文化初探——以“昕薇MOOK”首套系列丛书策划为例[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尤战生;;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蒲晓东;;《超级女声》与碎片化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批判视角[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林仁贞;;图书馆大众文化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童庆炳;;谈谈大众文化的二重性[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俐;话说大众文化[N];西藏日报;2002年

2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罗剑明;“核心价值”如何主导大众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罗剑明;“核心价值”如何主导大众文化[N];浙江日报;2007年

4 许锋;大众文化的迷失[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段建军;用先进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N];光明日报;2002年

6 ;大众文化 雅俗共赏[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N];学习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与大众文化一起喝下午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N];文汇报;2010年

10 孟繁华;大众文化的三次讨论[N];学习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専喜红;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新走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边建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黄品嘉;论文化产业精英的文化品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亮;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马可;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白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合理性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王慧;大众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傅松雪;当代大众文化中的人格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树武;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大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休闲审美之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莹;对大众文化的伦理审视[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秦静;我国大众文化的多维审视[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54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54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