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支配的第二种消极自由概念
本文关键词:作为无支配的第二种消极自由概念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近共和主义学者所着力阐发的"第三种自由概念"可以恰当地被理解为第二种消极自由概念。这种消极自由概念的恰切含义被阐释为"无支配"或"依赖之缺位",从而在某些重要方面根本地不同于自由主义式的以退守至私人领域为特征的那种被阐释为"无干涉"的消极自由观。它最初源于罗马式传统在自权人与从权人之间所做的根本性区分,从而体现为一种基于主体而得以界定的自由理论,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与受启发于运动者不受外在障碍地持续其运动状态的那种基于行动自身而界定的自由理论之间不可公度。尽管共和主义式消极自由概念的独特性常常遭受来自各种学术取向的质疑否定或不以为意,尽管政治哲学界对于共和主义自由观的理解往往局限于那种以集体自治为特征的积极政治自由,但前者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至少在与后者同样的程度上不可替代。同时,由于诞生自同样的古代城邦政治实践,两种共和主义式自由又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正确回应相关学术质疑,尤其是来自自由主义的相关质疑,以及正确处理第二种消极自由与共和主义式积极自由之间的关系,对于恰当地理解几种自由概念而言也都是至关重要的。
[Abstrac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在当代政治哲学关于自由概念的诸多定义中,一种支配性的二分法是自由主义者以赛亚·伯林在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间做出的明确划界。这种二分法本身,以及伯林本人在两种自由之间厚此薄彼的倾向,受到了来自为数众多的自由主义者、共和主义者、以及更为宽泛意义上的社群主义者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训练;;“两种自由概念”探微[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刘训练;;后伯林自由观:概念辨析[J];学海;2008年01期
3 应奇;论第三种自由概念[J];哲学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李昭昊;墨翟和平观的哲学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永祥;“我总是活在表层上”[J];读书;1999年04期
2 恩斯特·图根德哈特,张立立;宗教和神秘主义的人类学根源[J];求是学刊;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石;;自由概念:一种还是两种?[J];哲学研究;2008年07期
2 李石;;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基于人类欲求之等级结构的分析[J];世界哲学;2010年01期
3 沈晓阳;;马克思法伦理思想片论[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4 吕春颖;;伯林两种自由概念的伦理内涵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5 孙乐涛,陈圆桂;多神主义之下的自由人格实践[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S1期
6 陈元桂;;责任伦理与现代自由人格实践探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汪丁丁;关于“自由”[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饶青,程肇基;道德:从必然走向自由[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董晓飞;;弗洛姆社会伦理思想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薛涌;对自由的质疑——读弗洛姆《逃避自由》[J];w
本文编号:1354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5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