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会学研究要义——兼论信仰如何成为中国问题
本文关键词:信仰社会学研究要义——兼论信仰如何成为中国问题 出处:《江海学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神人关系 信仰社会学 中国信仰问题 人本信仰 神本信仰
【摘要】:人类信仰大抵可分为人本信仰与神本信仰两大类型,这两大信仰类型在本质上仅是神人关系的不同建构形式而已。所以,在神人关系及其信仰类型的建构中,宗教仅仅是对神人关系及其信仰的一种表现,另外一种表现则是以非宗教(可以是种族、民族、国家、政党等)的形式,涵盖、垄断了对神人关系及其神圣性的阐述,同时也是一种信仰实践模式。这就构成了宗教信仰与其他信仰之间统一整合或彼此分离的深层关系。为此,中国人经常使用的"信仰"一词,似与宗教有关,却又更与现实权力、利益、个人身份及其对信仰模式的建构紧密相关。而人们一旦谈及信仰或宗教信仰,似乎就嵌入了一个内涵多样的语境及其现实关系之中,最终构成了信仰层面的中国问题。
[Abstract]:Human belief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humanism belief and divinity belief. These two types of belief are in essence only different form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d and man,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d and man and its belief type. Religion is merely an expression of divine relations and their beliefs, and the other is in the form of non-religion (which can be racial, ethnic, national, political, etc.). It monopolizes the elab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d and man and its sanct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mode of faith practice, which constitutes a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other beliefs, which is unified or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term "belief", which is often used in China, seems to be related to religion, but i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real power, interests,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lief patterns. It seems to be embedded in a variety of context and its practical relationship, and ultimately constitutes a belief level of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项目号:10&ZD1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项目号:12&ZD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
【正文快照】: 人类文明中的信仰形态,林林总总,非常丰富,但就其主要形式来说,不外乎两大信仰类型: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在这两大信仰类型中,神人关系(信仰者与超验者、神圣对象、终极关怀者等关系)及其神圣性建构是它们的核心。以此为核心,人类文明呈现了不同模式的神人关系与信仰类型,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向平;;两种信仰概念及其权力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李向平;;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人类学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李朝东;余同涛;;农民关系网络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3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吴波;;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鞠梅;;爱情:女性解放的最终归宿?——张欣的《为爱结婚》的女性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7 魏红;;论柯勒律治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情趣和神学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8 王强;;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时代起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黎良华;;文化差异、文化分层与差异、分层的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卓越;;在后现代的问题视域中思考儒学的发展[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秦德君;张玲彤;;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董明;;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对一个案例的经验阐释[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巴晓芳;;旅游开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鄂西土家族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营;远藤周作宗教文学的思想和创作特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费春宏;网络交换论与中国人情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聚友;论春秋时期的道德精神[J];东岳论丛;1997年05期
2 王党辉,李晓虹;儒学“天人合一”说辨正——兼论其环境伦理学意义[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 咏;宗教伦理及其现代价值[N];学习时报;2004年
,本文编号:1359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5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