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道德身份获取的必要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以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为切入点
本文关键词:动物道德身份获取的必要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以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为切入点 出处:《法制博览》2015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动物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球成员之一,成为我们研究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理论"和汤姆·里根的"动物权利主义理论"开展一系列分析和讨论,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从中分析得出在研究环境伦理学的过程中,针对如何处理保护动物与发展经济的矛盾的问题提供一定借鉴。
[Abstract]:The animal is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earth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Peter Singh "animal liberation theory" and Tom Regan's "animal rights theory",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and the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aiming at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of anim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环境伦理学的范围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扩展到人与动物的关系当中。在环境伦理学中,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是其四大流派之一,作为生态系统成员之一的动物的利益保护是我们研究环境伦理学时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是环境伦理学中的两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娟;;从可持续发展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J];北方经贸;2011年01期
2 杨立新,朱呈义;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3 蔡守秋;;论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通进;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5 蔡守秋;;简评动物权利之争[J];中州学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晓敏;;安徽高校师范生生态意识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李亚;谭中杨;;论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环境伦理学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6 武磊磊;;普列姆昌德自然生态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7 陈也奔;从内在价值理论看环境伦理的定位[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8 陈也奔;从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性理论看人与自然的价值区别[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9 王耕;贺睿;高香玲;丁晓静;;大连市海岛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2期
10 张春梅;;内蒙古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创新选择[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路卫华;;从现代科学的维度看生态文明建设[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孟庆垒;;自然物权利论争综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刘国涛;;法学生态化的法理学基础初探——试论生态法律关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6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治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卫东;中国环境犯罪刑罚责任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威;生态文明视阈下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秀科;论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山;法律革命: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0年01期
2 徐昕;论动物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及其消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徐国栋;认真透析《绿色民法典草案》中的“绿”[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4 马骏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5 王紫零;非人类存在物法律主体资格初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汪劲;伦理观念的嬗变对现代法律及其实践的影响──以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的环境法律观为中心[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7 曹明德,徐以祥;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生态保护[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8 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J];现代法学;1998年06期
9 陈本寒,周平;动物法律地位之探讨——兼析我国民事立法对动物的应有定位[J];中国法学;2002年06期
10 T.雷根,杨通进;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J];哲学译丛;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惠媛;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海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合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秀艳;崔子修;;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述评[J];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魏伟;;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智慧——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姜世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刍见[J];学理论;2008年18期
7 陶爱萍;吴建平;;和谐观视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薛立刚;;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非人类中心主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郭哲;;浅析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孟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柳钦;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N];中国环境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立刚;“非人类中心主义”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赵亚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及其划界标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永华;生态危机中的觉醒—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5 辛峰;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玉洁;非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贺娟;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吗?[D];河南大学;2008年
9 段涛;由非人类中心主义引发我对《窗子、海象》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姣;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1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1461.html